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5 08: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原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
与地球相比
原子
乒乓球
地球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1803年道尔顿
实心球
原子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体。
1897年汤姆生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
着正电荷的粒子,其
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
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准直的带
正电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2)一小部分的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3)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
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1)原子内部空间很大, 大多数α粒子
不改变运动方向而直接穿过去。
(2)一小部分α粒子受到正电荷的斥力,
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3)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很
小的区域内, α粒子正好撞在该区
域上被弹了回来。
1911年卢瑟福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
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
构成。电子在核外空
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卢瑟福原子模型
原子的结构:
结论:①原子_____一个实心的球体
②原子能再分,由_________ __和_________ __两部分构成
带正电的原子核
带负电的核外电子
不是
原子
原子核
蚂蚁
体育场
原子与原子核体积大小的比较
原子核很小,还能再分吗?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为什么原子弹
有那么大的威力呢?这是
利用了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
巨大能量,这说明
原子核 再分。

碳原子(C—12)结构动画
+
-
电子
-
-
-
电子
中子
质 子
原子核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质 子
(不带电)
6+
6+
6 -
+
+
+
+
+
原子核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一、原子的构成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kg)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阅读上表(表3-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1、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2、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比电子大很多。
3、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的电性由质子决定,
因此原子核带正电,数目跟质子数相等。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想一想:原子显不显电性?
He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
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P53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用手接触铁、铜等金属是否会触电?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铁 26 30 26
阅读下表,完成以下填空:
用“一定相等” “不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填写下列两个小题:
①对于同种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 。
②对于不同种原子来说,它们的核内质子数 。
阅读P70“表4-2”,完成以下填空:
用“一定相等” “不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填写下列两个小题。
①对于同种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
中子数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与核外电子数 。
②对于不同种原子来说,它们的核内
质子数 。
不一定相等
一定相等
一定不相等
小 结
1、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氢原子例外)。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4.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
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 1.67×10-27㎏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2.657×10-26㎏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26 千克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 千克
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
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
相对原子质量
●观察下表,你有什么想法?
原子名称 原子质量(㎏)
氢 1.67×10-27
碳 2.657×10-26
氧 1.993×10-26
原子的质量太小了!不方便!
1、定义 : 国 际 上 一 致 同 意 以 一 种 碳 12原 子 质 量 的1/12作 为 标 准, 其 他 原 子 的 质 量 跟 它 比 较 所 得 的 值, 就 是 这 种 原 子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符号为Ar 单位:1
三、相对原子质量
2.定义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kg)
= ──────────
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kg) ×1/12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 实际质量,只是一个 , 单位。
不是
比值
不写
标准=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1
12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Kg
1.66×10-27Kg
≈ 16
氧原子质量
标准
已知: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Kg
≈ 1.66×10-27Kg
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2、单位:为1(一般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原子,原子的真实质量也越大。
尝试查阅一下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钠、硫、镁
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磷——31 铝——27
氮——14 钠——23
硫——32 镁——24
要经常利用第62页的表格,很重要哦!
构成原子核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kg)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结论:每一个质子和每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它们的质量都约为一个电子的质量的1836倍。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而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原子质量≈ 质量+ 质量。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相对原子质量
●请认真分析、比较表3-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粒子的种类 质量
质子 1.6726×10-27㎏
中子 1.6749×10-27㎏
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
表3-2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结论:整个原 子 的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原 子 核 上
原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找规律: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
练 习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 种类 原子核 相对原 子质量 核外
电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碳 6 6
钠 11 12
铁 56 26
练一练:1、填写表格
0
1
6
12
23
11
26
30
2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56克 B 56
C 9.288 × 10-26 Kg D 1/56
B
3、1克铁、1克镁和1克铜,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4、已知A、B、C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3,则相同数目的三种原子,它们的质量比为( )。取质量相同的三种原子,它们的原子数目比为( )


3:2:1
1:2:3
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的种类不同,其质子数也不相同
第二课时
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有什么特点?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 2 3 4 5 6 7
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近 远
低 高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电子层:
离 核:
能 量:
第一层(2个)
第二层(8个)
第三层(1个)
(最外层)
钠原子的结构
(11个电子)
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
原子核
核电荷数(质子数)
最外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
电子层,第二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电
子层上有 个电子。
13
3
8
3
练一练: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
2
(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___个电子。
8
8
⑶电子先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
2
3
2
3.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2
讨论:
1、原子结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金属元素的原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各有什么特点?在化学反应中是易得到电子还是易失去电子?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什么有关?
【小知识】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呢?
氦(He)
氖(Ne)
氩(Ar)
【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只有一层电子的为2个)。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最外层电子数
2 氦 He 2 2
10 氖 Ne 2 8 8
18 氩 Ar 2 8 8 8
36 氪 Kr 2 8 18 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8
4、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
元素种类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征
元素(化学性质)
8个(He为2个)
稳定(不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4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一般
≥4个
总结: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跟它的原
子的 关系密切。
最外层电子数
(需掌握内容)
结构 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最外层电子为8个(第一层为2个)时,性质稳定,可排除C;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第一层除外)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多于4个(第一层为1个电子)时,易在反应中获取电子。故可排除B、D。
A
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2、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别
是: 。
A.
D.
C.
B.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D
由于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11
2
8
1
+11
2
8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17
2
8
7
+17
2
8
8
Na
Na
+
Cl
Cl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二 离子的形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
失去一个电子
得到一个电子
食盐晶体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正电
例如:Na+ 、 H+ 、 3H+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
例如:S2- 、 Clˉ 、 Fˉ
.离子符号的书写:电荷数标注在元素符号
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写“+” “—”号)。
2
+12
8
Mg
2
失去2个电子
2 8
+12
Mg2+
2
+16
8 6
S
得到2个电子
S2-
2 8
+16
8
这些离子符号你会写吗
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例:Mg2+ 、 Cl- 、 Al3+ 、 O2-  
1、写法:先写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所带电荷数及电性.(先写数字后写“+” “—”号)
通常:阳离子右上角所带电荷数的数值为最外层电子数
阴离子右上角所带电荷数的数值为8-最外层电子数
2、离子符号的意义
(1) 表示氧离子.(整体)
(2) 表示一个氧离子.(系数1的意义)
(3) 表示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的2意义)
例: O2-
2
表示两个氧离子
一个镁离子
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3Mg2+
表示3个镁离子
Mg2+
练一练:
镁离子
1.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2.原子与离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阳离子
原子
讨论
① 原子不带电,而离子带电
区别
②原子一般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而离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①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
联系
②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达标训练
2O
2Na
3Al
2Mg
2O
2-
2Na
+
3Al
3+
2Mg
2+
说出下面这些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面数字的意思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
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与③
达标训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小结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显示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通过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显示氧化性。
二、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2、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符号是由元素符号及其右上角表示电荷数的数字与表示电性的“+”、“-”号组成。如:S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小结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与使用很不方便,常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
2、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是Ar。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谢谢!
再见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
核不停地转动,虽然原子内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
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
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
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漫游原子世界》
离 子
不同元素的原子如何形成化合物呢?
先看看短片
1.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如: O2- 、S2-、 F- 、Cl-、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如: H+ 、Na+、 Mg2+ 、Al3+
3.离子符号的书写:电荷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写“+” “—”号)。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带负电荷)
质子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小结:原子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