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生物学试题
2021.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含两个大题20个小题,共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将答题纸上的考生信息项目填写清楚,然后将试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书写,规范答题,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的答题栏内
1.诗词歌赋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著名诗句,其后半句主要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A.能够生长和繁殖
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能够遗传和变异
D.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生物能够表现出与非生物不同的现象或特征,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A.金钱豹、萝卜、手机病毒、鼠妇
B.长颈鹿、钟乳石、海豚、斑马
C.仙人掌、含羞草、平顶猴、瓢虫
D.机器人、电子狗、水杉、刺鈍
3.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 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 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结果
B.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
C.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设置重复组可以有效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D.对照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6.大麦虫是从国外引进的种昆虫,成熟幼虫体长可达7厘米, 比一般黄粉虫大30多倍,营养价值远远超过黄粉虫,是动物的优质饲料来源。下表是郝妍为探究“温度对大麦虫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的建议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大麦虫的数量应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30℃
C.左右两侧应保证相同的光照条件
D.左右两侧的湿度应该不同
7.校园安全,备受关注。为了加强师生的自我教育和防护,我市对校园内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多次调查和整改。下列哪一项不是调查中应该采用的方法
A.如实记录现象
B.科学进行统计
C.整理分析结果
D.组织避险演练
8.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是受凉了,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还是什么地方有炎症 就诊时医生会进行各种询问,并测量体温、用听诊器听诊。从科学探究的角度考虑,医生的上述行为属于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和证据
D.设计研究方案
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 另一半置于较亮环境中。则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一般是相对稳定的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 是被分解者化成的“春泥”
11.右图为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内 的相对数量关系。则甲、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应是
A.丙→丁→乙→甲
B.丙←丁←乙←甲
C.甲→乙→丁→丙
D.甲→乙→丙→丁
12.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 在显微镜视野内只能看清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13.桑葚果实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它味甜多汁呈紫色,食用时手指常常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会留下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物质主要来自于桑甚果实细胞中的
A.细胞壁.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液泡
14.下表是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同一部位的两个视野,视野①与视野②相比,视野①看到的情况是
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多而小
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而小
C.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少而大
D.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多而大
15.街头绿地对于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局部小气候有着重要作用。我市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城区选取了4块大小相同但植物种类不同的样地,进行了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测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关于街头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街头绿地通过降温和增加湿度可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
B.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们的健康生活
c.绿地对局部小气候的调节,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绿地中植物种类越复杂,调节局部小气候的能力越强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35个空)
16.生物与环境所以能形成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请根据我市牛山森林公园的有关描述,分析回答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依存。牛山森林公园内的植物大多呈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 -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这体现了________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夏天,公园内植物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湿润,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了_______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与依存。牛山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达56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右图为牛山森林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中生物通过________
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松林,但________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松林所受的危害。
(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图示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是_________;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一是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分解生物的遗体和排泄物。
17.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 ”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中,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在探究过程中,应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步骤1中,烧杯"①~⑤的水量、金鱼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2个重复组,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_。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一组不够严谨 ________。(填烧杯数码),原因是该组_______________,会造成变量不唯一,烧杯⑤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8.下图1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青虾、河水、砂石等,下图2是生态瓶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A、B、C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图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________,瓶中所有生物的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A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____________;图2中的C能分解A、B体内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C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3)在图1所示生态瓶中,物质和能量能够沿着______________流动;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_____________。若想让该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较长时间,应将其放在_______________处,且保证提供适宜的温度。
19.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用的显微镜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请分析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前需要先对光,对光操作有“四转动”,一是转动[ ]_________使镜筒缓慢上升;二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_____;三是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是转动[ ]_________直至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2)若该同学选用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标有5X、40X 字样,则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际细胞的
_________倍;图乙所示的视野中的b细胞位于右下方,若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适当向_________方向移动:若上述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后像不清晰,则应调节图甲中的_________,直至物像变清晰为止。
(3)图乙所示视野中有个污点a,井且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a都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污点在_________上。
20.下图为"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图中所示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标号) ;其中的操作①和操作②所用液体应分别是__________。
(2)在进行操作③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以免与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混杂,影响观察。如果操作⑤方法不当,就可能会产生气泡,影响观察。请你用文字对操作⑤的正确做法作出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甲和乙分别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和绿色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中两类细胞中能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填图中代码) ;口腔 上皮细胞没有,植物细胞具有的能制造有机物的结构是[ ]_________。
(4)有同学说“图甲中A所示结构与图乙中1所示结构相同,都表示细胞膜”。请你对该同学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C 3.B 4.D 5.A 6.C 7.D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16. (7分)
(1)光照 非生物生物 (2) 捕食和竞争 大山雀 (3) 草、松 分解者
17. (7分)
(1)水温 金鱼口或鳃盖张开与闭合的次数
(2) 控制单一变量
(3)实验的偶然性 ①② 靠加入热水改变水量和温度 对照
18. (7 分)
(1)生态系统 太阳能 (光能)
(2) 植物(水草或生产者) 细菌和真菌 (或分解者)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递减 光照
19. (7分)
(1) [①]粗准焦螺旋 通光孔 [④]反光镜
(2) 200 右下 [②]细准焦螺旋
(3)物镜
20. (7分)
(1)②③④⑤① 碘液、生理盐水 (2)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3) B、4 [3]叶绿体 (4)该同学的说法错误,甲中A表示细胞膜,乙中1指的是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