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5 09: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请你 说说 你理 解的 日本 是
什么样的?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日出之处的国家”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识记大和兴起的时间,大和统治日本时的社会状况,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内容,武士的概念等基本史实。
2.能够归纳大化改新原因;列举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能够简述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认识武士集团控制中央政权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6世纪前的日本
1

日本的地理位置
北海道
本 洲
四国
九洲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传》
阅读材料,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古时日本分为100多个小国,与中国有“通使”关系,定期向中国进贡。
中国史书中的日本
汉倭奴国王印
日本的统一

公元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生活其中
私有领地
贵族
部民
奴隶
地位近似奴隶
私有民
大和政权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和族是主要由原居住于东北亚大陆的日本海沿岸居民和太平洋海岛居民融合演变而成。
和族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和族是在古坟文化才完全形成,和族文化长期受到来自东亚大陆的影响,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又自成一派。
大化改新
2
7世纪时,日本依然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政局动荡
大和国宫廷政变——乙巳之变
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 ,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
背景

(1)日本国内:
(2)中国:
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下层民众反抗不断。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过程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效仿对象:
唐朝典章制度
时间:
人物:
646年
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后
政治
经济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天皇制中央集权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国有,征收赋税,发展迅速
大化改新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
大化改新时的日本 中国隋唐
政治 中央 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经济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大化改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天皇被鼓吹为天界主神天照大神的子孙。
天皇的第一次出现:
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在向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文化
服饰
建筑
唐长安城平面图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平城京平面图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幕府统治
3
日本庄园

形成:
特权:
影响: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兼并严重,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日本武士
武士
武士与武士集团

目的:
组成成员:
性质:
特点: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镰仓幕府

建立时间:
建立者:
12世纪晚期
地位:
影响:
源赖朝(征夷大将军)
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源赖朝
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镰仓幕府
江户幕府
室町幕府
足利尊
德川家康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武士效忠的对象

武士道
武士道
武士阶层形成后,武士的主人和武士形成了依附关系。武士的主人为武士提供装备、俸禄和土地;武士须对主人绝对忠诚,勇武尚义。
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积极
延伸出万恶诶理想而不屈奋斗等精神
消极
明治维新后,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切腹成为武士道精神的典型代表
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士兵
课堂小结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内容、作用
幕府统治
时间、原因
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的幕府统治
含义



1.大化改新规定:国家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死后归还,对国家负担租庸调。这表明日本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B. 奴隶制土地私有制
C. 封建土地国有制
D.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2.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
A. 明仁
B. 睦仁
C. 孝德
D. 明治



3.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
A. 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
B. 改革派积极提倡
C. 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D. 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4.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