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地理 年 级 七年级 教学形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领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此入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点是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读图技能不强,理解能力较差。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学习气候的的两大要素之一:气温。要求学生要了解气温的概念、测定方法,并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天气与气候现象更深入地理解,在本课学会的分析和读图技能也能为后面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气温的概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气温的测定方法;②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气温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②通过学习气温的测定方法和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养成严谨和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
教学策略: 1、教法:图像法、谈话法、自学法、以图析文法等。 2、学法:①学会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气温含义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②学会利用所获取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③ 学会读图总结分析地理特征。 3、课堂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启发点拨。 4、课程资源:课本、PPT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感知气温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天宿州的天气 总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3、播放南北各异的景色图片,让学生说出感受。 描述今天我们这里的天气情况。 观看图片,说出图片反映的气温的不同。 在课文里找出气温的定义。 从学生生活出发,让学生感知气温,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环节二:小小气象员(学习气温的测定)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P.72“气温的测定”,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释疑。 自学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测定气温的工具、方法及时间。 回答活动中的两个问题; ①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的算法。②体感温度与实际气温产生差异的原因。 任务式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环节三:快乐读图:(学习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播放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学习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方法,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观看微课,了解什么是等温线、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分析并记录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技能。
环节四:大展身手(读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解答课本活动题。 布置学生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指导学生回答P.74活动的问题,总结1月、7月气温分布规律。 读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组讨论,解答P.74的问题并记录学习要点。 以练促学,巩固读图技能。
环节五:小结 教师让学生谈学习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形成知识要点,在班内展示回答。 1、了解了什么是气温及测定方法。 2、怎样读气温分布图。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4、1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等 总结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
气温的测定
) (
主要气候要素
) (
气温
) (
世界气温的分布
) (
降水
)
作业设计 布置基础训练相关习题。
单位: 宿州市第五中学 姓名:王梅 日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