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本课题是在学习碳和碳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点之后,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关于二氧化碳,教材首先通过实验6-3、6-4、6-5三个实验,分别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介绍了干冰、二氧化碳灭火的用途以及什么是温室效应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模式是采用探究式教学 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注重学生的认知思维,以问题和疑惑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掌握该节课的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继氧气后的又一种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认识。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学生大多能够融会贯通,但是学生大多都是停留在接受性地记忆知识,对知识缺乏探究式的学习,看问题都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二氧化碳”并不陌生,拥有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而且二氧化碳跟我们的生活的也是息息相关,学生自然也会很重视,而且我班学生的特点是基础比较扎实,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勤于思考,乐于讨论,实验兴趣浓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时,老师要适当地引导,点拨和总结。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前预备】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17-118页,思考,3min
1、二氧化碳有什么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有什么化学性质?
【情节导入】
案件侦查 :
一个夏天的晚上,女主人死在密闭的卧室里。警察勘查了现场时,发现了几个细节点:
①现场没有刺激性的气味,但是带着的警犬晕倒在现场 ;
②女主家的桌上燃油灯是完全熄灭的状态,无半点火星;
③卧室的窗门都紧闭,桌上的牵牛花的颜色出奇艳红;
④卧室没有特殊的物质,只有情人送来的半箱冰凌。
这可能是密室杀人案! 而勘察现场柯南立刻判断女主人是因二氧化碳窒息而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柯南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疑问设计①】
凶案现场细节点①: 现场没有刺激性的气味,但是带着的警犬晕倒在现场。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溶解性:能溶于水
(常温常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实验6-5】
往塑料瓶中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再往其中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疑问设计②】
凶案现场细节点②: 女主家的桌上的燃油灯是完全熄灭的状态, 无半点火星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2、化学性质
(1)实验:往烧杯中燃着的蜡烛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
分析: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密度比空气大
用途:用二氧化碳做灭火器
【疑问设计③】
凶案现场细节点③: 桌上的牵牛花的颜色出奇地艳红
2、化学性质
【模拟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剂
【提出问题】 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① CO2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
②H2O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
③H2O和CO2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 ;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①中干燥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 ②中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遇水不变色;
③中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红色
【实验结论】 CO2 + H2O = H2CO3 猜想③成立
【实验拓展】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CO2↑+ H2O(加热时分解更加快)
【疑问设计③】
凶案现场勘察: 柯南根据现场的细节点判定了女主人死因是因为二氧化碳窒息,但是警察怎么才能确定密闭的卧室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呢?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2、化学性质
(3)实验:往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课堂练习】
1、如图中,①、④是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球,②、③是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CO2能否与H2O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紫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通入CO2 (填“之前或之后”)将B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 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
③当有CO2通过时发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 ,说明CO2能与H2O反应,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设计④】
凶案现场细节点④: 门窗紧闭的凶案现场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 为什么情人送来的冰激凌只有半箱?
自学指导2: 阅读课本p119-120页,回答问题
1、二氧化碳在生活与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2、二氧化碳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1)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舞台效应、人工降雨;
(2)做气体肥料----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H2O 葡萄糖+O2;
(3)做灭火剂---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的影响
(1)CO2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思考】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应该怎样检验CO2的含量?
(2)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造成的危害
防止措施:
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②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④提倡低碳生活:
低碳是指较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课堂练习】
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C.二氧化碳能用作气体肥料 D.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6、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使室温提高
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使用后可预防火灾
D.使用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课堂结尾】
谋杀悬疑案解疑:
二氧化碳谋杀案
女主人的情人在冰激凌里放入了干冰,干冰挥发后形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导致了女主人窒息死亡 。
★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3)Ca(OH)2 + CO2 = CaCO3 ↓+ H2O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
1、用途
(1)固体是为干冰,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舞台效应、人工降雨;
(2)做气体肥料----植物的光合作用;
(3)做灭火剂---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影响 (1)不能供给呼吸(2)温室效应
★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充分地考虑到学校精致化教学的内涵,教学主题精炼深刻,教学内容精当合理,教学方法要精巧有效,而且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我必须要有三个基本的环节:定向、自学、讲练。
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将原本看似很零散的二氧化碳的各个知识点以谋杀案件侦破的线索贯穿整节课,并且着重突破该课的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在该节课的设计上,我利用设置悬疑的思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引入该课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谋杀案的侦破中,同时我要充分利用并设计、演示化学实验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思路和实验的操作能力。
我把该课时分为定向、自学和讲练的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是交替并用。在课时一开始的时候,我设计了学生该节课要掌握的2个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并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就将学习目标进行展示,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在课堂上专注重要的知识点。
在课堂上,我设置了凶案现场的悬疑细节:①现场没有刺激性的气味,但是带着的警犬晕倒在现场;②女主家的桌上燃油灯是完全熄灭的状态,无半点火星;③卧室的窗门都紧闭,桌上的牵牛花的颜色出奇艳红;④卧室没有特殊的物质,只有情人送来的半箱冰凌; 将学生引入课堂中来,然后带着疑问和思考进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将围绕着这条线索引出了整个新课的内容,而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能够运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实验,然后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得出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能与水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这节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很多学生总认为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剂变颜色的,所以针对这个难点和盲区,我们进行了控制变量的法的探究实验,探究到底是水使紫色石蕊试纸变颜色、还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纸变颜色、还是二氧化碳和水使紫色石蕊试纸变颜色;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知识点,印象深刻。
这节课还有一个亮点是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上下层蜡烛熄灭,我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纸皮漏斗,增加了实验的成功率,二氧化碳也不会直接倒在蜡烛上方,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教学反思(500字左右)
本节课能将原本零碎无紧密关联的知识点通过一条线索串连起来,让整节课的效果更好,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自主地学习;同时也能够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是我在以后的课程中可以引入的形式。第二,对于课本的实验顺序加以调整,能够使教学的逻辑思维性更强。第三,对于课本原本的实验,能够加以改造,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是课堂的容量太大,到最后的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没有办法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过渡得有些匆忙,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此部分的知识分配到下个课时进行,减少课堂的容量,使课堂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