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信息及其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者将被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带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测者躺在床上。可以说,这就等于是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
实验前,大多数被测者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
实验后,被测者报告说,在实验过程中,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启发
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
观察下面的几幅图你能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信息的定义
结绳记事
烽火告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时候的信息:
信息的定义
落叶
小草发芽
生活中的信息:
信息的定义
什么是信息?
信息
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香农——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维纳——控制论的奠基人之一
事物的状态和运动方式。
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钟义信——信息论学者
《韦氏词典》(美)信息是用以通信的事物,是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
信息
信息同物质和能源一样,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通过信息认识各种事物,借助信息的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互相协作,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信息的定义至今未取得共识,每一个人对信息的理解都不相同,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
信息的定义
阅读下列例子,认真思考并填写下页表1-1
任务1 (第三页)
任务2:从具体事例出发,认识信息的含义
例1:鸿篇巨著记录着一段段的历史事件或探索知识的足迹。
例2: “看云识天气” 。
例3: 驻外记者将新闻资料在计算机中编辑处理后,通过网络传回电视台,以便及时发布。
结合具体实例,填写课本中P4的表1-1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例 子 主要内容
信息表现
形式
信息传播
媒体
信息接收
方式
信息产生
作用
例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
例2:“看云识天气”
例3:网络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人们用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并通过书籍记载了事件和知识。
气象部门把各种气象信息制作成各种图表、数据等,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为人们提供天气预报等服务。
人们利用信息网络
学习和生活。
语言、文字、
图形、
图像、符号等
语言、文字、
图形、图像、
符号、声音等
语言、文字、
图形、图像、
符号、声音等
书籍等
视觉
形成印象、
产生判断、
引起行动等
电视、广播、
计算机网络等
网络等
视觉、听觉
视觉、听觉
形成印象、产
生判断、引起
行动等
形成印象、
产生判断、
引起行动等
信息的定义
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信息接收方 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 信息传递 信宿
信息发出方
载体形式
信息接收方
接收效果
及产生作用
传播途径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光盘报纸 B.新闻报道
C.一段天气预报 D.一个微笑
2、物质、能量和( )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原油 B. 信息 C. 煤炭 D. 水
3、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
A.声音 B.文字
C.载体 D.图像
4、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此时语 言是信息的( )
A.载体 B.时效 C.价值 D.传递
5、我们在看电视节目时,可以接收()
A.声音信息 B.文字信息
C.图像信息 D.以上的三种信息
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E .只有人类社会存在信息,其他动物的世界就不存在信息。
信息的特征
一、信息具有传递性
二、信息具有共享性
三、信息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四、价值相对性
五、信息具有时效性
六、信息具有真伪性
信息的特征
一、信息具有传递性
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
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电视、
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如:我们告诉某个人
消息时,就是在向他传
递着信息。
信息的特征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通过电视传遍了世界各地。
信息的特征
注意:
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如:
地球上的控制中心通过无线信号控制太空
中的卫星。
历史书就是在向我们传递着发生在古代的
事情。
信息的特征
通过卫星电视,我们足不门就能看到大洋彼岸的NBA比赛实况。
信息的特征
二、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可以由不同的个体
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信息的占有者在发布信息后,其自身的信息不但不会减少,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反而会使其拥有更多的信息。
信息的特征
三、信息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信息只有依赖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够传递。
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
如:交通标志牌就是通过图片传给我们的信息。
信息的特征
信息还是可以压缩、存储并使之有序化,还
可以转变原有的形态。体现了信息具有可处理性。
如: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有人把其全过程刻录成了光盘保存。
三、信息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信息的特征
。
三、信息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信息的特征
四、价值相对性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对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
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有效地理解信息、把握信息和应用信息。
信息的特征
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机票打折、航班、旅行目的地气象等信息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一个不旅行的人来说,这些信息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这说明信息与信息接收者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
信息的特征
我昨天买了一张今天早上10点从曲靖到昭通的火车票,但是我今天早上11点才去,请问我能赶上火车吗?为什么?
信息的特征
这个资料说明了信息的效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变化,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会失去效用,成为历史记录。这就是信息第五个特征的体现。如:天气预报;股票等;
五、信息具有时效性
信息的特征
六、信息具有真伪性
因此我们要养成对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的习惯,避免道听途说,以及误他人,上当受骗。
信息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认知能力上存在
差异,对同一信息,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形成“认知伪信息”;或者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失
误,产生“传递伪信息”;也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
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
制造“人为伪信息”。
信息的特征
诸葛亮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
信息具真假之分。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七个字,要价50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急忙以280万美元的高价买了那份过时的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后来,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得知之后感慨道:“我们最大的失策是怀疑咨询公司的价值,舍不得为一条科学的结论付出不到一架战斗机的代价,结果是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付出了830亿美元和十多万士兵的生命。”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字?
信息还具有哪些特征
探究活动一:
信息的特征
认真阅读一下几个例子,探究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任务2 (第五页)
探究活动二:
试着说说下面的成语或故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1、诸葛亮的“空城计”
2、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3、中国田径110M跨栏刘翔夺冠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4、老黄历看不得
你说我评
每4人为一小组,每人讲述一事例,其它组员说说这个事例具有信息的什么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