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单元测试(C 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单元测试(C 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5 19: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单元测试 C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A.草履虫 B.蛔虫 C.绦虫 D.河蚌
2.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蜗牛 B.河蚌 C.蚯蚓 D.枪乌贼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气门 B.气管 C.肺 D.鳃
4.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  )
A.青鱼 B.草鱼 C.鲫鱼 D.鲢鱼
5.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6.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  )
A.蝙蝠能滑翔 B.蝙蝠四肢有爪
C.蝙蝠能用超声定位 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8.“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助力健康”.较大强度的运动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呼吸频率加快 B.心跳加快
C.血液运输氧的速度加快 D.血液运输废物的速度减慢
9.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0.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专供人类使用
12.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C.酵母菌属于细菌,可以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D.蘑菇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13.森林中的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许多生物都生活在这根木头上,能直接从木头上获得能量的是( )
A.藻类 B.苔藓 C.细菌 D.病毒
14. 长在变质馒头上的真菌一般是(  )
A.青霉 B.酵母菌 C.羊肚菌 D.匍枝根霉
15.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组成是(  )
A.外部的遗传物质和内部的蛋白质 B.细胞膜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C.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D.脂肪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中分别表示他们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回答:
(1)本实验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______ ?
(2)经A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______ 的作用.
(3)在捉鱼时发现鱼很容易从我们手中滑落,这是因为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 ______ ,这是与其生活在水中相适应的.
(4)下列与鱼在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______
A.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B.身体呈流线型
C.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D.身体的两侧有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
17.如图是关节剖面模式图([ ]内填番号)
(1)关节的牢固性主要决定于[ ] 它是由 组织构成的,封闭关节腔。
(2)图中[ ]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使关节灵活自如。
(3)图中结构1称为 ,是骨之间接触的部位,多为一凸一凹,其中凸出的部分叫 ,凹陷的部分叫 。图中结构1的表面覆盖一层 。
18.在夏季潮湿的环境下,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琪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她的实验过程如下,分析她的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潮湿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结果 一段时间后,不发霉 一段时间后,发霉 一段时间后,不发霉
(1)小琪同学设置A与B这组对照试验,是想探究什么问题?该组对照试验的变量是什么?
(2)根据A与B组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琪同学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和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19.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 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 (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_________ 。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_________。
20.动物是多细胞真核生命体中的一大类群,我们人类亦从属其中.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等特征,将特征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动物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所示,《动物世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为了争夺配偶而大打出手是动物界司空见惯的事情.美洲驼鹿在每年的三四月间都要进行这种内部较量,获胜的雄鹿可以占有整个鹿群的所有雌鹿,尽情地和它们交配,而失败的雄鹿就只能独自离开鹿群,孤独地四处流浪.”这体现出了生物之间的_________,反映出了动物的_________行为.
(2)如图二所示,我市枣花盛开的时节,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蜜蜂在枣林间“嗡嗡”飞舞.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_________,蜜蜂的各种舞蹈体现的是蜜蜂之间的_________.
(3)如图三所示,老鹰在天空中翱翔,鹰的_________特别发达,有利于牵动翅膀扇动.
21.探究实验: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 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 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序号),你的理由是

(3)该实验的变量是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 )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也和油菜叶
(5)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
A、一只 B、十只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施计划:(略)
(7)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达与交流:(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C 3.B 4.C 5.C 6. A 7. D 8.D 9. A 10. D 11. D 12. B 13.C 14.D 15.C
二.非选择题
16. (1)鱼鳍在游泳中起作用吗;
(2)鱼运动缓慢,且方向不稳;
(3)产生动力,改变方向;
(4)分泌有黏液;
(5)A
17. (1)3关节囊 结缔
(2)2关节腔 摩擦
(3)关节面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18.(1)霉菌的生活是否受到水分的影响 水分
(2)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①潮湿 ②低温的环境
19.(1)④→⑤→③→①→②
(2)酵母菌
(3)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4)二氧化碳 酒精
20.竞争关系 攻击 帮助植物传粉 信息交流 胸肌
【详解】
试题分析: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在美洲驼鹿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行为,体现出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配偶而发生的行为,因此属于攻击行为;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我市枣花盛开的时节,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蜜蜂在枣林间“嗡嗡”飞舞,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蜜蜂的各种舞蹈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方向,属于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老鹰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点睛: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1.(1)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2)② 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
(3)菜叶的种类不同
(4)A
(5)控制单一变量
(6)B 理由是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
(8)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解析】
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探究问题可以假设: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理由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
(3)准备几种植物的叶片如桑叶、白菜叶等,看蚕更趋向哪儿取食,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所以每一组用10只。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菜青虫取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