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5 15:0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与元朝的统一
第 11 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 经济社会发展与隋唐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
探究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间接反映出,宋人的生活和消费水准明显超过了唐朝,其背景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右图为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反映了墓主人家居生活的场景。
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朝代 特点 意义
宋朝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开始种植棉花。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辽夏 金元 边疆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
南方植棉:元朝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农业
历史纵横
北宋的人口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北宋初期的 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余万。但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余万,每户平均口数仅为2.24。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宋代统计的口数仅包括男丁,即成年男子,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
个划时代的标志。
手工业
部 门 特 点 意 义
纺织业 元朝棉纺织业发展 推动棉纺技术革新;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采矿业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宋元瓷器小展厅
汝窑
(洗)
官窑
(贯耳瓶)
定窑
(划花萱草葵瓣口碗)
哥窑
(葵口盘)
钧窑
(玫瑰紫大花盆)
▲ 元朝青花瓷
▲ 宋朝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
瓷器质地坚硬不吸水,敲击响声清脆,比陶器更加美观、耐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瓷器,逐渐形成青瓷、白瓷等不同类型,宋朝制瓷工艺达到了高峰。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特 点 概 况
商品流通 规模扩大 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海外贸易 非常繁荣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城市兴盛 引人注目 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临安到元朝改称杭州,仍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史料阅读
北宋诗人苏轼写过一首有序的《石炭》诗,描述当时煤的使用情况: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gàn)。湿薪半束抱衾裯(qīn dāo),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 (yì)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苖一发浩无际,万人鼔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苏轼诗集》卷17
【练习】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 )
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
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C
▲ “交钞”——
元朝纸币
▲”交子”——
北宋纸币
▲ ”会子”——
南宋纸币
学习拓展
宋元时期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是这一时期商品流通领域令人瞩目的现象,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的。请搜集资料,了解宋朝、元朝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有哪些不同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北宋东京街市
广州
泉州
明州
马可·波罗
(1254—1324年)

材料一: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有发达的造船业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空前繁盛。泉州港(亦称刺桐港)被誉称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而驰名中外,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主要贸易种类 贸易国
进口 香料有58种,宝货珍玩12种,工业原料27种,纺织品19种,金属物9种,器用品6种,副食品7种。 64个
出口 丝绸织品54种,陶瓷器41种,茶叶、药物、金属、和杂货63种。 材料二:
宋元时期泉州港对外贸易统计表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元时期泉州港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空前繁盛的原因。
特点:贸易区域广泛;贸易种类繁多;出口以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为主。
原因:商品经济繁荣; 造船业发达;
航海技术先进; 政府重视对外开。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沉船中出土了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拓展
▲ 南海一号沉船
淮 河
秦岭
北方
南方
三、经济重心南移
④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②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过程
③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
▲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南粮北运
通州
大都
临清
东平
刘家港
通惠河
会通河
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 隋朝大运河
直沽
杭州
运河
海运
原因
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民南迁,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以增强国家
实力
④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北方优越
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
①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②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思考点:
你能理解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吗?其利弊如何?
四、社会的变化
1.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①隋唐时期,士族阶层政治上已经衰落,但家族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②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③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学习聚焦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2.租佃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①宋朝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②宋代在家内服役的奴婢由世袭变为雇佣
③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契约外的人身束缚。
①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
②朝廷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 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不断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是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问题探究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
——洪迈《容斋随笔 · 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为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文忠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请阅读上述材料,了解其中所说“糊名”“誊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区别,及其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2018·全国Ⅲ卷·25)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
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链接高考
曾祖、祖 父或父亲 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 (71人) 南宋
(62人)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载 24 36
B
明朝陈邦瞻撰史书《宋史纪事本末》:“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 五季为极。 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在此,陈邦瞻所表达的是( )
A. 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三次变化
B. 宋朝社会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C. 客观分析宋代社会变化原因
D. 阐明古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原创练习
B
下列诗句中,反映宋朝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解的是( )
A.“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B.“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C.“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D.“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原创练习
C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单独录取的制度,其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官僚集团腐败
D.经济重心南移
原创练习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