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解 决 问 题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多角度观察,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
本节目标
问题:小亮一共有40个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厢的小火车吗?为什么?
6×6+8=44(个) 40<44
答:不能。
课前小测
同学们,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新课导入
问题1: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提示:“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
分析问题
提示:客车能坐多少人
问题2: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呢?
分析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客车能坐多少人”
分析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2×7=14(人)
14+14+5=33(人)
2×7=14(人)
每排2人,有7排
每排2人,有7排
最后一排有5人
解决问题
4×7=28(人)
28+5=33(人)
每排4人,有7排
解决问题
最后一排有5人
7×4=28(人)
28+5=33(人)
每排7人,有4排
解决问题
最后一排有5人
2×8=16(人)
16+16+1=33(人)
2×8=16(人)
每排2人,有8排
每排2人,有8排
中间有1人
解决问题
32+1=33(人)
4×8=32(人)
每排4人,有8排
多出来的有1人
解决问题
32+1=33(人)
4×8=32(人)
每排4人,有8排
中间有1人
解决问题
问题1: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
2×7=14(人)
14+14+5=33(人)
2×7=14(人)
28+5=33(人)
4×7=28(人)
7×4=28(人)
28+5=33(人)
2×8=16(人)
16+16+1=33(人)
2×8=16(人)
32+1=33(人)
4×8=32(人)
8×4=32(人)
32+1=33(人)
观察的角度不同
解决问题
问题2: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解决问题
都要找1份数和几份数
2×7=14(人)
14+14+5=33(人)
2×7=14(人)
28+5=33(人)
4×7=28(人)
7×4=28(人)
28+5=33(人)
2×8=16(人)
16+16+1=33(人)
2×8=16(人)
32+1=33(人)
4×8=32(人)
8×4=32(人)
32+1=33(人)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巩固练习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5×2=10(个)
6×4=24(个)
横着看
24+10=34(个)
30+4=34(个)
6×5=30(个)
竖着看
巩固练习
35 > 34
答:不够
2. 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巩固练习
你知道了什么?
7<10 3×7=21(条) 21 <25
答:够了。
巩固练习
2. 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10个
25条
这个解答对吗?谁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9×6=54(个)
3. 一件衬衣用9个扣子,6件用多少个扣子?
巩固练习
答:6件用54个扣子。
5×5+2=27(盆)
4. 李叔叔运来30盆鲜花,他想摆出右面这样一个花坛,这些花够吗?
30>27
答:够了
巩固练习
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加、减、乘法运算。
解决问题
1. 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题意,再理清题里的数量关系,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检验。
3. 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理清题里的数量关系,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