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蔗糖加入水中 B. 食盐加入植物油中 C. 食盐加入到热水中 D. 植物油加入汽油中
2.早上起来,妈妈为小明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几片面包,他吃着吃着想起来了老师曾说过牛奶属于( )
A. 溶液 B. 乳浊液 C. 悬浊液 D. 纯净物
3.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 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 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糖水是混合物 D. 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B. 密封、久置后的溶液会分层
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油、盐、白糖、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大豆油 B. 食盐 C. 白糖 D. 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粉笔灰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 自来水是纯净的水
C. 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人体健康
D. 水是宝贵的资源
7.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花生油 B. 面粉 C. 白糖 D. 辣椒粉
8.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 由两种物质组成
B. 糖水是透明的液体
C. 糖水的熔点小于0℃
D. 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9.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奶粉 B. 冰块 C. 花生油 D. 蔗糖
10.现代生活中的饮品各式各样,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果汁 B. 牛奶 C. 矿泉水 D. 豆浆
11.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③④⑤⑥ B. ②⑤⑥ C. ③⑥ D. ③⑤⑥
1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硬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
二、填空题
13.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①精盐 ;②花生油 ;③ 粉笔灰 。
14.将少量①菜油、②酒精、③蔗糖、④硫酸钡、⑤食盐、⑥粉笔灰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 形 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填序号)
三、解答题
15.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三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请回答:
(1)
甲试管中是________ ,乙试管中是________ ,丙试管中是________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则三支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________ ,乙中________ ,丙中________ 。
(3)这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食盐不能溶于植物油,不能形成溶液,故B符合题意;
C.食盐可以溶于水中,形成溶液,故C不合题意;
D.植物油可溶于汽油中,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征分析判断。
【解答】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这是溶液的稳定性,故A不合题意;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B符合题意;
C.糖水是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故C不合题意;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这是溶液的均一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及水是常用溶剂分析,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稳定性,不一定是无色。
【解答】A、 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稳定性,密封、久置后的溶液不会分层 ,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 ,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也可能是象水等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A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 食盐 、白糖 和醋,都能溶于水,因此它们与水形成溶液,大豆油不能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组成和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粉笔灰是不能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因此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
B.自来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人体结实,故C错误;
D.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和生产必须的资源,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而不溶性的固体或液体与水形成浊液,据此分析。
【解答】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面粉和辣椒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与水形成浊液;只有白糖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混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糖水是溶液,原因是: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且具有均一、稳定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 D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奶粉和花生油都不能溶于水,而冰块本身就是固态的水,只有蔗糖能够溶于水,因此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
【解答】A.果汁中的果肉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属于悬浊液,故A错误;
B.牛奶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属于乳浊液,故B错误;
C.矿泉水由水和其中可溶性的矿物质组成,属于溶液,故C正确;
D.豆浆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属于乳浊液,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故①错误;
②溶液和悬浊液都是混合物,故②错误;
③溶液具有稳定性,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故③正确;
④悬浊液对生产不一定有害,例如波尔多液,故④错误;
⑤悬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而乳浊液中分数的是小液滴,故⑤错误;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故⑥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③和⑥。
故悬C。
12.【答案】 A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大量的钙镁离子,由于这些物质在水中可溶,因此为溶液,故A正确;
B.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油水为乳浊液,故B错误;
C.泥土不溶于水的固体,因此泥水为悬浊液,故C错误;
D.蒸馏水中没有任何杂质,为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3.【答案】 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精盐可溶于水,因此形成溶液;
②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形成乳浊液;
③粉笔灰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因此形成悬浊液。
14.【答案】 ④⑥;①;②③⑤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①菜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②酒精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③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④硫酸钡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⑤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
⑥粉笔灰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则形成悬浊液的是④⑥,形成乳浊液的是①,形成溶液的是②③⑤。
三、解答题
15.【答案】 (1)乳浊液;悬浊液;溶液
(2)分层;出现沉淀;无明显现象
(3)丙;都是混合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区别。
【解答】1.甲试管中是(乳浊液)液,乙试管中是(悬浊液)液,丙试管中是(溶)液。
2.若条件不变,将3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小液滴上升)乙(小颗粒下沉)丙(不变)。
3.甲、乙、丙所属的3类液体中,最稳定的是(丙)。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以都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1.乳浊液、悬浊液、溶液;
2.分层,出现沉淀,无明显现象;
3.丙,都是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