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6 10: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水
一、单选题
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B.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C.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2.根据水循环的观念,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 A B. B C. C D. D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
A. 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 B. 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
C. 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 D. 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
4.下图中,能较正确示意地球水体储量的是( )
A. B. C. D.
5.有人将地球比喻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 )
A. 河流水 B. 海洋水 C. 冰川水 D. 大气水
6.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 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 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D. 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
7.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地下淡水 B. 河湖水 C. 冰川水 D. 大气水
8.根据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图和地球上的淡水储量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泽水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68.700% 30.0600% 0.2600% 0.0330% 0.0060% 0.0370% 0.0032%
A. 图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B. 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C. 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D. 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9.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A. 海洋水 B. 陆地水 C. 冰川水 D. 地下水
10.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河流水和湖泊淡水 B. 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C. 河流水、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D. 冰川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11.根据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再结合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泽水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68.70% 30.0600% 0.2600% 0.033% 0.0060% 0.0370% 0.0032%
A. 图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B. 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C. 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D. 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1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B.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二、填空题
13.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有 、 和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 ;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的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14.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如图甲所示。
(1)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汽,植物的________作用也向大气输送了一部分水汽。
(2)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如图乙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选填“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或“下渗”)
三、解答题
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 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 , 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________缺水城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A: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故正确
B: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故错误
C:地表径流水量与植物蒸腾量不相等;故错误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河流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故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 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原理,哪个与大气中有水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故A不合题意;
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子表面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不合题意;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这是水壶里的水受热后汽化而成的水蒸气,然后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
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据此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有96.5%分布在海洋,地球上其余的水体储量很少,结合图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判断。
【解答】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万立方千米左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 D
【解析】【分析】1、目前人类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
2、人工降雨是将空气中的水汽人工干预的方式降落到地面的一种方式;
3、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4、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有利于水的涵养与储存,有利于水的下渗。
【解答】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①是水汽输送,与南水北调无关,A错误;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人工降雨主要改变了空气中水汽的时空分布,B错误;
C: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⑤是蒸腾作用,破坏植被蒸腾作用将减弱,C错误;
D: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⑥是下渗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下渗增加,D正确。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
【解答】地球上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冰川和积雪中,主要分布在两极附近,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表格提取相关信息,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地球上97.5%的水体为咸水,而不是97.5%的咸水在海洋中,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2.5%,比咸水少的多,故B错误;
C.根据表格可知,大气水只占0.037%,含量很少,但是可以形成云层降雨,故C正确;
D.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地下水和湖泊水,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 A
【解析】【分析】 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陆地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3.47%;冰川水和地下水是陆地水中的一部分。据此可确定选项。
【解答】由分析可知,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是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淡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判断。
【解答】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对各个选项是否正确进行判断。
【解答】A.咸水大部分存在于海洋中,还有部分存在与陆地上的咸水湖中,故A错误;
B.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但是含量比咸水少得多,故B错误;
C.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故C正确;
D.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河流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 B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意义: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3、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解答】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错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A错误;
B: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海洋与陆地间的循环为陆地供应淡水,B正确;
C: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错误,地表径流水量要大于植物蒸腾量,地表径流除了提供给植物的,还有直接蒸发的和最后流入海洋的,C错误;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错误,人类直接利用的是淡水资源,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气态;液态;固态;液态;固态;气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在自然界存在的状态相关知识。
【解答】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气态;液态;固态;液态;固态;气态

14.【答案】 (1)蒸腾
(2)下渗
【解析】【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2)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1)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汽,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向大气输送了一部分水汽。
(2)由图可知,不通地表降水损失量为草地<泥土地<沥青路面<普通混凝土砖,四种地表的最大区别是水的渗透情况不同,因此造成地表降水损失量的是下渗过程。
故答案为:(1)蒸腾(2)下渗
三、解答题
15.【答案】 (1)降水
(2)南多北少
(3)C
(4)中度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解答】(1)A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南方丰富,北方缺少,即男多北少。
(3) “百川东到海 ”中“川”是指山川,在陆地上,“海”则是指海洋,体现的是海陆间循环。
(4) 由题目表格可知,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 的台州属于中度缺水城市。
故答案为:(1)降水;(2)南多北少;(3)C;(4)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