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液体的表面张力 达标练习(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4液体的表面张力 达标练习(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5 11: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4液体的表面张力 达标练习(解析版)
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
2.下列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
A.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布漏雨水
B.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
C.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
D.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难以分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
B.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
C.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快
D.第二类永动机既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又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4.在密闭的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如图(a)所示,若将此容器置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人 造地球卫星上,则容器内液体的分布情况应是( )
A.仍然如图(a)所示
B.只能如图(b)中 A 所示
C.可能如图(b)中 C 或 D 所示
D.可能如图(b)中 A 或 B 所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B.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等于相同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
C.干旱天气里锄松土壤,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有利于保存地下水分
D.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7.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B.都具有确定的形状
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 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8.下列的哪些现象中,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  )
A.小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
B.小木船漂浮在水面上
C.不慎洒落在桌面上的水银呈球形(或扁球形)
D.慢慢向小酒杯中注水,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流出来
9.以下与液体有关的自然现象中,对其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这属于毛细现象
B.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一句,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浸润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表面张力无关
D.保存地下的水分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这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11.有关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动能不变,分子势能也不变
B.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现球状是因为水滴表面张力消失造成的
C.水对玻璃是浸润的,原因是附着层中水分子距离大于平衡间距而表现为引力
D.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决定于饱和气中水分子的数密度
12.用一段金属丝做成环状,把棉线的两端松弛地系在环的两点上,然后把环浸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使环上形成肥皂膜,如果用针刺破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则如图所示A、B、C三个图中,可能的是图(  )
A.(a)、(b)、(c) B.(a)、(b)
C.(b)、(c) D.(a)、(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
B.萘的熔点为80℃,质量相等的80℃的液态萘和80℃的固态萘具有相同的分子势能
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
D.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比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D.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至少有一种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B.一定体积的某种密闭气体的压强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C.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机械能
D.夏天干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防止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蒸发
E.梅雨季节,洗衣服后难以变干是因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16.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图)。这是什么缘故?
17.菜农在一种蔬菜完全收割之后往往会将地翻松,在适合的时节再种植新的蔬菜。据菜农说,翻松的土层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散失,这是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选项A错误;
B.液体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r略大于r0,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B正确;
C.随温度的升高,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引力作用随之减小,所以表面张力减小,选项C错误;
D.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与分界面垂直,选项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由于雨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虽然布伞有孔,但不漏水,故与表面张力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是水滴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分子距离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产生,故与表面张力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是由于液态的玻璃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分子距离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产生,故与表面张力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难以分开,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故与表面张力无关,D符合题意。
本题选与表面张力无关的,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液体表面张力有使液面的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其方向与液面相切,选项A正确;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选项B错误;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选项C错误;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D错误;故选A.
4.D
【详解】
容器与液体所受重力均提供容器与液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液体仅受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自由表面收缩到最小状态,所以两者的自由表面都呈球形。如果液体对于容器是浸润的,那么将出现图(B)的情况。如果液体对于固体是不浸润的,那么就表现为图(A)的情况,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是由于其周围液体分子的碰撞形成的,故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但并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B错误;
C. 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承受小昆虫的重力,使其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故C正确;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力的表现,故A正确;
B.水结冰时要释放热量,所以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相同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故B错误;
C.干旱天气里锄松土壤能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有利于保存地下水分,故C正确;
D.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B。
7.A
【详解】
A.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都不易被压缩,A正确。
B.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无固定的形状,选项B错误;
CD.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物质分子的振动位置不是固定的,故CD错误。
故选A。
8.B
【解析】
A. 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缝衣针飘在水面上,故A错误;
B. 木船漂浮在水面是由于水的浮力,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故B正确;
C. 草荷上的露珠存在表面张力,它表面的水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它收缩成一个球形,与表面张力有关,故C错误;
D. 液体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慢慢向小酒杯中注水,即使水面稍高于杯口,水仍不会流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9.D
【详解】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不浸润现象,A错误;
B.露珠成球形,荷叶和露水表现为不浸润,B错误;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C错误;
D.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就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毛细现象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仍然是晶体,选项A错误;
B.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要增加,选项B错误;
C.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选项C正确;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和玻璃板间存在引力,不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水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则分子动能不变,因为要吸收热量,则分子势能变大,选项A错误;
B.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现球状是因为水滴表面张力作用造成的,选项B错误;
C.水对玻璃是浸润的,原因是附着层中水分子距离小于平衡间距而表现为斥力,附着层出现扩展的趋势,选项C错误;
D.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决定于饱和气中水分子的数密度,选项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先把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所以产生收缩效果.故(a)、(b)是可能的,(c)是不可能的,故B正确.
13.BC
【详解】
A.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A错误;
B.液态萘凝固成80℃的固态萘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萘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内能减小,而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所以一定是分子势能减小.故B正确;
C.车轮在湖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选项C正确;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之间的距离又缩小的趋势,可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D错误;
故选BC.
14.BD
【解析】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选项B正确;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这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无关,选项C错误;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等都有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动能增加,但分子势能可能减小,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E正确;故选BDE.
15.BDE
【详解】
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有气体状态方程知体积一定得情况下压强与温度有关,而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因此B正确;一个热力学系统得内能不可自发得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变化的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给庄稼松土破坏土壤得毛细管,防止水分增发,故D正确;相对湿度大,水分增发缓慢,梅雨季节得空气中水分含量增多,相对湿度大,因此增发缓慢,故E正确.
16.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由于表面张力具有是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所以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裂口处尖端会变圆即会变钝。
【详解】
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由于表面张力具有是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所以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裂口处尖端会变圆即会变钝。
17.见解析
【详解】
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水分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翻松土壤可以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从而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