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
专题1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危机
考点梳理
农业的发展 工商业的突破 危机的初显
导言:清朝的人口增长
农业的发展
高产作物引进,提高粮食总产量
时代 粮食总产量(万市斤) 粮农人数(万人) 每个粮农平均产粮数(市斤)
明万历年间 17 160 174.1 2 635.9 6 510
清乾隆中 28 907 438 4 108.1 7 037
乾隆晚期 28 615 198.5 6 025.1 4 749
嘉庆中 30 129 882 7 029.3 4 286
清末 29 083 546.8 8 113.8 3 584
江南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副业
工商业的突破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1. B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2. B 从明万历十六年至清朝灭亡止,前后有过五次不同程度对规定“雇工人”涵义的条例进行修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
C.人身依附关系彻底瓦解 D.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
白银流入促进长途和大宗贸易发展
商业资本集聚,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
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3. B 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商书”,如明代壮游子《水陆路程》、清代崔亭子《路程要览》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由京城至各地、各行省之间的交通线、所经站名、里程等,并有沿途的风俗物产介绍。据此可知当时( )
A.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D.国内市场开始形成
4. B 乾隆时《澄海县志》卷二中称:“商贾贸易之所为市,远商兴贩所集,车舆辐辏,为水陆要冲,而或设官将以禁防焉,或设关口以征税焉,为镇。”这表明( )
A.政府政策与市镇经济相辅相成
B.市镇经济推动了长途贩运形成
C.政府将采取措施遏制市镇经济
D.市镇经济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
危机的初显
小农经济仍占压倒优势,社会转型艰难
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尖锐
我国家承天眷佑,百余年太平天下,化泽涵濡,休养生息,承平日久,版籍益增。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于闾阎生计诚有关系。若在因岁事屡丰,粒米狼戾,民情游惰,田亩荒芜,势必至日食不继,益形拮据。朕甚忧之。
——《清高宗实录》
专制统治日益僵化,社会矛盾尖锐
小结
农业的发展:高产作物,多种经营
工商业的突破:雇佣劳动,长途贸易,商人群体,市镇
危机的初显:人口危机,社会危机
5. B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专题2 明至清中叶的思想与文化
考点梳理
思想领域的变化 小说与戏曲 科技
导言:中国文化的总结阶段
思想领域的变化
程朱理学僵化,王阳明发展心学,主张“致良知”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得,不待学而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王阳明
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否定权威和传统伦理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李贽
1. B 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与之认识相似的是( )
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B.“民一于君,事断于法”
C.“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工商皆本”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明清时期的新思想,反映了市民阶层壮大的背景
2. B 明末清初思想家陈确说:“人心本无所谓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亦无理之可言矣!”王夫之也说:“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由此看来,两人的主张( )
A.与社会人欲泛滥相印证
B.认为人欲与天理相依相存
C.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D.认同王阳明“心即理也”
小说与戏曲
背景:商品经济繁荣,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普及。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儒林外史》
3. B 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 )
A.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
B.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C.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D.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
明清传奇: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
现代《桃花扇》剧照
戏剧:明朝昆曲流行,清道光徽汉合流,形成京剧
科技
总结性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徐光启《农政全书》
4. B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论证财富为何物时说“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这反映了( )
A.古代的农本思想
B.重农抑商的思想
C.工商皆本的思想
D.中国落后的病因
宋应星《天工开物》
西学东渐:利玛窦来华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5. B 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采取传统“疏证”(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 )
A.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实证
B.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
C.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D.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
小结
思想领域的变化:阳明心学,明清之际新思想
小说与戏曲:四大名著,传奇、京剧
科技:总结性著作、大型典籍、西学东渐
6. B 材料 李贽提出“无私则无心”,信奉李贽之学的冯梦龙,在“三言”中把社会上一切过分的贪欲的行为都当成自己批判的对象,但又未回到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老路上,认为人们的私欲,只要不损人不贪心不欺诈,实在就有该满足的必要。后来的王夫之、戴震等思想家提出“以欲为本”的理欲观,一方面肯定人欲的合理成分,一方面强调“理重于欲”,反对认欲为理。
——摘编自温孟孚《理学的发展与“三言”中的人欲观》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人欲观,并分析其产生背景。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答案
专题1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危机
1. B
2. B
3. A
4. D
5.(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2)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专题2 明至清中叶的思想与文化
1. A
2. B
3. B
4. A
5. D
6.人欲观:肯定正当合理的人欲,强调人欲要服从伦理道德。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专制统治的腐败;程朱理学的僵化。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