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时:4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2、爱护实验动物,能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3、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树立讨论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鼓掌意识、创新意识、...,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学习者。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尝试确立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导入新课】【课前准备】1、自行学习本章目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完成“自主学习”。 2、p29: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到快;小组准备好:a、捕捉蚯蚓,实验板面材料;b、确定好哪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并设计好实验装置。
【学生自主学习】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选填“不同”/“相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选填“不同”/“相同”)的实验。
【小组合作探究】:教材29,图2-11中——开始不同的是: ;最后的结果(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到快探究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 结果: 结论:
【总结提升】(概念图/思维导图表示)
【过关检测】1、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学生实 验 方 案甲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乙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丙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丁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A.甲 B.乙 C.丙 D.丁2、(2006淄博中考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花盆阳光温度水A向阳20℃充足B暗室30℃充足其中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运用你所学知识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 )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课后作业】:教材 P31 “思考”
【反 思】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课时:5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并能正确使用显微镜;2、识别几种常见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3、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能使用显微镜观察。4、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成功喜悦。6、树立讨论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鼓掌意识、创新意识、...,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学习者。
【重点、难点】:重点——1、识别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2、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2、正确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导入新课】【课前准备】1、自行学习本章目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并将“小组合作探究”部分做一遍; 2、塑料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笔。
【学生自主学习】1、显微镜结构:2、显微镜使用 :取镜(左手 ,右手 )→放镜(显微镜放在 ,略偏左;上升镜筒,安装好 和 )→对光(转动 ,选 倍物镜 ;转动 ,使大光圈对通光孔;调反光镜,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观察(放玻片标本于 上,并用 压住,标本正对 的中心;眼睛侧视 ,转 降 ;左眼看 右眼 ,转动 上升 至看到 ;再略微转动 到 更清晰)→整理:观察完后,收理显微镜、实验桌。3、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擦:用纱布擦净 和 →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取:用 夹取 ,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 ,并 → 盖:用镊子夹起 ,使其 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染:根据需要染色(使生物材料浸没在染液中) → 吸:用 吸去多余的液体。
【小组合作探究】:1、(1)利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时,镜筒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调节时应注意什么 (2)对好光后,分别比较不同光圈(反光镜不动)、平面镜与凹面镜(光圈不动)下看到的光线亮度 (3)显微镜下看到塑料尺上的数字与塑料尺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4)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你如何判断该污点是在玻片标本上,目镜上,还是在物镜上? (6)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有什么改变? 2、规律:目镜越 ,物镜越 ,放大倍数越 ,看到的范围越 ,看到的生物材料越 ,视野越 (亮、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当镜头脏了,应用 擦。3、如何区分盖玻片下的生物材料与气泡?(气泡有哪些特点?)如果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在不打开盖玻片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去除?
【总结提升】(概念图/思维导图表示)
【过关检测】1、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或切片(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2、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 ④和⑤; B. ③和⑥; C. ①和③; D. ②和⑥。
【课后作业】:教材P26 “自我评价”
【反 思】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 结论 表达 交流等
2、不同 相同
合作探究
1、有无纱布/肉能否接触到苍蝇 有纱布盖住的肉腐烂,没有产生蛆 腐烂的肉不会产生蛆
2、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假设:蚯蚓在光滑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步骤:①把一条健康的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记录30秒钟爬行的距离;②把同样的蚯蚓放在粗糙的纸板上,记录30秒钟爬行的距离;③重复实验2次。
结果:略(为数据)。
结论:蚯蚓在光滑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根据结果而定)
过关检测:
1、C 2、C
探索生命的器具
自主学习
略(参照教材)
拖住镜座 握住镜臂 距离桌子边缘7CM 处 物镜 目镜 转换器 低 遮光器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物镜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目镜 睁开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物像 细准焦螺旋 物像
载玻片 盖玻片 液体 镊子 生物材料 液体 展开 盖玻片 一边 吸水纸
合作探究
1、(1)①粗准焦螺旋调节幅度大。
②粗准焦螺旋调节,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侧视物镜,防止损坏物镜;另外,粗细准焦螺旋调节时,应缓慢。
(2)大光圈比小光圈亮些;凹面镜比平面镜亮些。
(3)全倒——上下左右都相反。
(4)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与物像方向一致。
(5)分别移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看污点是否移动。
(6)视野变小、变暗。物象放大。
2、短 长 大 小 大 暗 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檫镜纸
3、①气泡周边黑,中间亮;压盖玻片时,气泡会移动、变形;形状不规则。
②用吸水纸吸/镊子压盖玻片。
过关检测
1、D 2、C
考虑到上一节已有探究实验,将第二节先上。
活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