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 202 1—2022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高一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物 理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2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6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得 0 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点的位置坐标为3.2m,落地点的位置坐标为1.8m
A.质点就是没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B.网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5.0m
B.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网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 1.8m
C.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可以看作质点
D.网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5.0m
D.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4.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
2.如图所示,球 A在斜面上,被一固定的光滑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 A所受
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考系,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受油机 B.大地
A.球 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B.球 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
C.球 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A.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大一些
D.球 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B.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小一些
3.如图所示,在距离地面1.8m高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网球,观测到网球上升3.2m后回落, C.为使图线通过每个实验数据点,应将图线画成折线
最后落回地面。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 D.应将图线画成直线或光滑曲线,让数据点大致均匀分布在图线附近,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可舍
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去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1页 共 8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2页 共 8页
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D、质点在 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8m/s
A.位移、平均速度 B.速度、速率 C.加速度、路程 D.速率、加速度 11、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7.关于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加速度一定改变
C.物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必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变大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8、某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
B.两物体两次分别在 1s末和 4s末到达同一位置
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两物体两次分别在 2s末和 6s末到达同一位置
D.0-6s内,乙的位移比甲大
12、从某一高度相隔 1s先后从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空中任一
时刻:
2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A.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6m/s
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3m/s2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2~4s内,物体静止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D.4~6s内,物体向西做减速运动
1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2 x 图像(其中 v 为速度,x 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
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起做匀减速运动经 6s静止,设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
体从 x=0处运动至 x 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分别是 3s、2s 0、1s,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3,1∶1∶1 B.33∶23∶1,32∶22∶1
C.1∶23∶33,1∶22∶32 D.5∶3∶1,3∶2∶1
10一质点在连续的 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 2s内位移为 12m,第二个 2s内位移为 16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质点在第一秒末的速度大小为 6m/s v2
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0
B、质点在第二秒末的速度为 8m/s 2x0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3页 共 8 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第4页 共 8 页
v
C.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小于 0
2
v
D.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大于 0
2
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 5t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
质点
A.第 1s内的位移是 5m
B.前 2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
C.任意相邻 1 s内的位移差是 2m
D.任意 1 s内的速度增量是 2m/s
15、一汽车在公路上以 24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 60m处有一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6m/s2,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可以为: (3)某同学把装置调整好后在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下列正确的是 _________
A、0.40s B、0.45s C、0.50s D、0.60s
16、如图所示,一物体以 4m/s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滑上光滑斜面,途径 A、B两点。已知它
在 A点时的速度是在 B点时的 2倍,由 B点再经 0.5s物体滑到顶端 C,速度恰好减小到零, A.纸带的左端是与重物相连的
AB间的距离为 0.7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纸带的右端是与重物相连的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C.实验时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打点
B、B、C间的距离为 0.20m D.实验开始前重物应远离计时器
C、物体从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的时间为 0.8s 1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
D、物体通过 B点的速度为 1m/s C、D、E 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 4个点未标出,设 A 点为计时起点(电源频率为 50Hz)
二、实验题(本题共 14分)
17.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先调整好仪器,重物下落时电火
花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1)由图判断小车做_______运动
(2)实验所用的电源是( )
(2)C 点的瞬时速度 vC= __________m/s;
A.4-6V 的交流电 B.4-6V的直流电
(3)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_____m/s2
C.220V的交流电 D.220V的直流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5页 共 8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6页 共 8页
(4)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 21、某人骑自行车以 5m/s的速度匀速追赶停在前方的汽车,当追赶到离汽车还有 20m时,汽车
A.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 a tanα求出加速度 以 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求:
v
B.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 算出加速度 (1)当汽车的速度达到 5m/s时所需的时间;
t
(2)在这段时间内自行车的位移;
C.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v (3)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
D.根据数据画出 v﹣t 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a 算出
t (4)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
加速度
三、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12+12+14总分 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公式、计算或
推导过程,否则不能得分)
19、一质点以 20m/s的速度被竖直向上抛出,若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请计算:
(1)质点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 t;
(2)质点上升的最大高度 H;
(3)定性画出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这一过程的 v-t图像.(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20、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方有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汽车刹车前速度为 20m/s,刹车
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求:
(1)汽车刹车开始后 20s内滑行的距离;
(2)静止前最后 2.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7页 共 8 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第8页 共 8 页高一物理 2021-2022期中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2 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 13~16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得 0 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号
答 D C C B D A C B B A B C AB CD ABC AD
案
二、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满分 14分)
17、C C B
18、匀加速 1.32 6.3 D
三、计算题 (本题共 3小题,12+12+14总分 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公式、计
算或推导过程,否则不能得分)
19、 (1)2s (2)20m (3)
过程略(每一问 4分)
20.(1)100m;(2)6.25m
(1)汽车刹车时间为 t v 20 0 10s (3分)
a 2
v 2 202
汽车刹车开始后 20s,汽车已经停下来,则 20s内滑行的距离为 s 0 100m (3分)
2a 2 2
(2)利用逆向思维,汽车做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静止前最后 2.5s内汽车滑
1 1
行的距离为 s at 2 2 2.52 6.25m (6分)
2 2
21(1)5s;(2)25m;(3)12.5m;(4)自行车不能追上汽车
v 5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汽车的运动时间: t 5s
a 1
(2)自行车的位移: x 自行车=v 自行车 t=5×5=25m
1 1
(3)汽车的位移: x = at2汽车 = ×1×52=12.5m2 2
(4)因为 x 汽车+x0=12.5+20=32.5m>x 自行车=25m
所以自行车不能追上汽车.
(21题分数分配 4+4+4+2)
试卷第 1页,共 1页
第3页 共 4页 第4页 共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