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5 21:31:29

文档简介

怀仁市 2021—2022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高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生 物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0 CBDDA CCDBB 11-20 CBDAC DADBD
21-30 ABCCC BCBAB 31-40 AADBC DCCAC
41-50 ADADD CADDC
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50 分。
51.(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1)②③
(2)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③中蛋白质较少 (3) ③ 水肿(4)较高 ②;增大
(5) 小 机体内供氧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 CO2排出不畅 (2分)
52.(每空 2 分,共 12 分)(1)糖蛋白(蛋白质)
(2) 电信号 大脑皮层 否
(3) 不能 正
53.(每空 2分,共 12 分)(1)正常饮食和饮水 等量 DOP 空腹血糖 (2) 石斛多糖(DOP)
比二甲双胍可以更快地降血糖 (3) 甲、丙 胰岛 B细胞
54.(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6 分)
(1)免疫自稳 (2) 冷 大于 出汗 皮肤血管舒张
(3) 细胞外液 垂体 减少 减弱 神经--体液
(4)宿主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5)间隔一定时间,多次接种疫苗
(6) 不一定,因为病毒变异的结果不一定会导致其抗原结构发生改变(2分)怀仁市 2021—2022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高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生 物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7.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A.神经元 B.防御反射 C.反射弧 D.灰质
一、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1.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正确的是
B.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9.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2.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A.血浆 B.组织液
10.突触处的变化正确的是
C.淋巴 D.细胞内液
A.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化学信号→电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11.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12.长期暴露在印刷油墨挥发物环境中可使小鼠脑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分泌减少,进而
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影响
A.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A.突触前膜电位变化 B.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B.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C.突触间隙电位变化 D.突触后膜受体数量
C.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13.抽动症足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
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下列
5.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A.多巴胺在释放前位于突触小泡中
B.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B.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
C.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C.多巴胺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
D.多巴胺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不需要能量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1页 共 12页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2页 共 12 页
14.在运动或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 2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和创
15.炎热的夏季,蚊子较多。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常会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 新是成功的关键
甚至是拍死蚊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A.“拍死蚊子”涉及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2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B.“很自然地用手去驱赶”活动不需大脑皮层参与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C.蚊子叮咬产生会在下丘脑产生痛觉,该过程属于反射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有管理、控制作用 C.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16.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会 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表现弱一些,原因是 23.不能将塑化剂添加到食品中,否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塑化剂会使男孩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孩出现性早熟等症状。由此可推测,塑化剂对人体的上述影响与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7.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病理学特 A.题干中的“某种激素”指的是雄性激素
征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死亡。当患者出现记忆丧失,语言障碍等症状时,推测 B.长期服用含塑化剂的食品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多
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 C.人体内与塑化剂功能相似的激素产生部位主要为卵巢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小脑 D.脑干 D.女孩服用含塑化剂的食品后会出现男性化行为倾向
18.下列与情绪和抑郁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4.某内地山区曾流传这样的说法:“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即没有第三代
A.情绪有两种相反的表现 B.情绪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或第四代)”。该俗语描述的是当地饮食中缺乏某种元素导致得病,该元素是
C.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D.消极的情绪一定引发抑郁 A.铁 B.钙 C.碘 D.镁
19.观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你好,李焕英》时,下列相关神经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25.“饲喂法”或“注射法”通常用于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可采用“饲喂法”
A.观众能听懂电影台词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区有关 进行实验探究的有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B.观众看电影过程中神经系统接受的刺激只来自视网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C.憋尿看完电影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可受高级中枢支配 26.下列不属于人体血糖的来源的是
D.观众看完电影还能记得某些情节可能与大脑中海马区有关 A.肝糖原的分解 B.肌糖原的直接分解
20.共享单车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骑行过程的叙述, C.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D.非糖物质的转化
正确的是 27.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如图为进食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 (非孕妇)
A.骑行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血糖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骑行过程中,维持呼吸作用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C.骑行过程中,维持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脑干
D.骑行过程中,维持语言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3页 共 12 页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4页 共 12 页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结果 32.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速度比激素调节的速度
B.孕妇的胰岛 B 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速度较快 A.较快 B.较慢 C.相等 D.不确定
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与胰岛素结合的类似抗体 33.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及时注射胰岛素是首要的治疗手段而不是控制糖的摄入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量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散热量增大
28.下列有关糖代谢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34.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
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35.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一个人从常温环境进入 0℃寒冷环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④、⑤、⑥、⑦过程,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A.人进入寒冷环境后会不自觉发生颤抖,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C.胰岛 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④过程 B.与常温环境相比人在 0℃寒冷环境中产热量会增加而散热减少
D.胰岛素分子能反复作用于靶细胞,因此作用时间较长 C.皮肤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散热
29.肝脏是机体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在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冷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后会被立即灭活 36.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增加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进而
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运入肝脏的葡萄糖增多 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细胞会分泌肝糖原补充血糖 A.肾小管、集合管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水分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脂肪细胞的表面没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B.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子的重吸收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30.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的数量增加,GLUT4 转运葡萄 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
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D.抗利尿激素作用的结果可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A.胰岛素以胞吐方式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 37.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小管和集
B.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骨骼肌细胞内 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GLUT4 的数量增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 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D.构成 GLUT4 和胰岛素的单体都是氨基酸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31.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 a、b 和 c 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 C.若尿崩症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障碍引起的,则血浆中抗利尿激素
述错误的是 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A.a、b 和 c 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 D.若尿崩症由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引起,则可以通过口服抗利尿激素来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 38.“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许多人都有每天运动的习
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 c 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 惯。运动过程中,人体细胞进行着复杂的细胞代谢,同时机体也对生命活动进行着精确地
C.怀孕母亲缺碘时,c 的分泌量会下降 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c 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 a 和 b 的分泌量减少 A.奔跑时,机体产生的 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5页 共 12页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6页 共 12 页
B.跳水时,做出的复杂精美动作只需神经系统的调节即可完成 B.通过途径 2 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
C.运动出汗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尿量减少 C.迷走神经细胞和胃黏膜壁细胞之间存在突触间隙
D.运动结束后,机体血浆的酸碱度将会显著下降 D.胃泌素在完成调节胃黏膜壁细胞后,会立即灭活
39.在血压降低时,血管紧张素Ⅰ(一种多肽)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 42.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血管紧张素Ⅱ(多肽)。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包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括:①使全身微动脉、静脉收缩,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②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释放量,使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③引起并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等。下列相关说法正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确的是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
A.血压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通过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B.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引起并增强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C.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升高血压 43.机体血浆中含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这些免疫活性物质
D.血管紧张素Ⅰ经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血压上升属于分级调节 A.都可分布于内环境各组分中 B.都只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40.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为验证其功能,科研人 C.都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员将实验鼠随机分为 5 组,1 为对照组,2、3、4、5 为实验组,各组都饲养于实验室,每天记 4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录动物排尿量并测量尿中 Na+含量.下表为各组处理条件(+表示施加条件,空白表示不施 A.浆细胞能分泌抗体 B.T 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
加,“ ”表示请判断),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C.T 细胞能分化成效应 T细胞 D.B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摘除肾上腺皮质 饮用清水 饮用生理盐水 适量盐皮质激素 45.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
1 +
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2 + C.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
3 + + + D.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
4 46.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
5 在其他方面。下列属于两者区别的是
A.盐皮质激素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 ①是否具免疫的持久性 ②是否能对抗原保留记忆功能
B.2、3、4、5组摘除肾上腺皮质,1 组可经相同手术创伤但不摘除肾上腺皮质 ③是否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是否具有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分化
C.1、4 组尿量变化对比可说明肾上腺皮质对水代谢的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D.4、5 组摘除肾上腺皮质,都加生理盐水,一组加盐皮质激素,一组不加 47.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41.在受到食物刺激后,人体胃酸分泌有两条调节途径:途径 1 是胃黏膜壁细胞在迷走神
经的直接刺激下分泌胃酸;途径 2 是迷走神经等神经细胞刺激幽门黏膜 G细胞,幽门黏膜
G细胞再分泌一种激素-胃泌素,胃黏膜壁细胞在胃泌素的调节下分泌胃酸。下列相关说
法错误的是
A.食物刺激才能让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A.细胞丙具有特异性,其细胞膜上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7页 共 12 页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8页 共 12 页
B.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C.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________(填标号)。
D.HIV 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
48.2020 年 11 月 15 日,《Cell Research》发表中国科研团队的成果,即首次鉴定出决 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 T细胞再生的两个重要转录因子 Runx1和 Hoxa9,诱导多能干细胞实现 T细胞免疫再生,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________(填标号)部分的液
为再生 T 细胞临床转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借鉴。下列有关 T 淋巴细胞叙述,正确是 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
A.免疫细胞中的 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4)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相对于肝脏内毛细
B.细胞毒性 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新型冠状病毒入侵的细胞 血管动脉端,静脉端的尿素含量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
C.记忆 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的________(填标号)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
D.增强 T细胞识别攻击癌细胞的能力,能提高生物体自身的免疫力 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5)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内环境中的 pH 可能变____,这是因为_______。(2 分)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52.(每空 2分,共 12 分)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加糖,仍会感觉很苦。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甜味和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效应 T 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专门的味细胞(TRC)识别,经信号转换后,传递至匹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配的神经节神经元。然后.这些信号再经脑干孤束吻侧核(NST)中神经元突触传导,最
50.如图是 H7N9 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是 终抵达味觉皮层。在味觉皮层中,产生甜昧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 CeA 和 GCbt(如下图)
A.图中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细胞②在胸腺中成熟
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特征
C.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膜的传递信息
功能
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50 分。 (1)味细胞上受体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
51(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神经冲动在②处的传导形式为_______________,最终传到__________产生甜味和苦
味的感觉,该过程是否发生了反射?________________。
(3)据上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人甜味
物质,能在 CeA 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__________(能、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
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 GCbt 产生苦的感觉,会____(正、反)反馈作用于脑干
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53.(每空 2 分,共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生津养胃、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有效成
分为石斛多糖、石斛碱等。为探究石斛多糖 DOP 的降血糖效果,并研究其分子机制,研究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9页 共 12 页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10页 共 12 页
人员利用以下实验材料与用具进行了实验。 年 3 月,我国已有 5 种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其中 4 种为灭活疫苗。另外,减毒活疫苗等其
材料用具:雄性小鼠若干、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二甲双胍、适宜浓度的石斛多糖(DOP) 他类型的疫苗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溶液、饮用水、灌胃器等。(要求与说明:雄性小鼠的正常血糖浓度平均为 5.3mmolL; (1)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御防、____________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
药物灌胃和注射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情
材料二:取雄性小鼠若干只,适应性饲养后注射 200mg/kg 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72h 况下丘脑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 37 ℃,而病毒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如升高到
后测定空腹血糖值,若血糖值≥13mmol/AL,即为造模成功小鼠。(四氧嘧啶可引起体内 39 ℃,这时人的感觉是_______(填“冷”或“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_
糖类代谢紊乱。)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若患者服用退烧
材料三:二甲双胍为降血糖药,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其降血糖的主 药,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
要机制是:①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②增加非 (3)在隔离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大量饮水
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③抑制肠壁 后,__________渗透压下降,__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填“增多”“减
细胞摄取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少”或“不变”),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
(4)疫苗研制先要对致病病原体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新冠病毒要先用适当的___________
培养液培养,然后才能扩大培养新冠病毒。2021 年 4 月以来,我国按照“应接尽接”原
则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疫苗能持续对接种者进行保护的原因是疫苗刺激机体
产生相应的抗体和 ,当新冠病毒入侵时,后者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 T 细胞和
(其可以分泌相应的抗体),从而快速清除病毒
(1)完善实验思路:
(5)灭活疫苗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原体灭活甚至破碎后再提取相关有效成分而制
①取雄性小鼠若干经适应性饲养后注射适量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饥饿处理 72h 后测得
成的,单针注射此类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较弱,且不持久,可以通过___________ 的方法
小鼠空腹血糖浓度平均为 13.2mmol/L。
解决这一问题。
②将经①处理后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天给予_____________。
(6)如果病毒发生变异,疫苗一定会失效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2 分)
③甲组每天灌胃一次适量二甲双狐;乙组每天灌胃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丙组每天
灌胃一次等量饮用水。
④连续实验 21 天,每隔 1 天测定一次_______________,记录并统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四氧嘧啶的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破坏___________,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
而引起体内糖类代谢紊乱。
54.(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16 分)自 2019 年 12 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
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政府与世卫组织通力合作,全力防控。而对疫情,专家提醒:“比起
焦虑和恐慌,我们更需要的是尽量放松、保持心情愉悦,同时,疫苗仍然是防控传染病最
有效的手段。”因此新冠疫苗的研制已经成为了全球现阶段重要的科研课题。截至 2021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11页 共 12 页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生物 第12页 共 1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