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6 08:32:10

文档简介

泾阳县2021—2022(上)期中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豳分1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第Ⅰ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
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亦是天下最大的宗子。在周人的观念里,君统与宗统合而为
,再加上天子头上的天命光环,周天子便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王”之权威。这一权威
A.构建了中央集权体制
B.依托于宗法分封秩序
C适应了阶级分化需要
D.催生了官僚政治雏形
上古时代,“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本是对房屋、居室的统称,并无贵贱之
分。但到了秦汉以后,只有帝后的居所才称为“宫”。这说明
A.秦朝确立了皇权的特殊地位
B.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不断变化
C权力集中影响特定词语的分化
D.秦汉时期官僚体制不断完善
3.下表所示是日前出土的13幅东汉时期的牛耕图画像石(包括2幅壁画)分布情况。据此可
知,东汉时期
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西安、陕北

滕县、邹堿
山西
平陆
内蒙古
和林格尔(2幅壁面)
江苏
泗洪、睢宁
A.北方牛耕较南方更为普遍
B.牛耕技术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C.犁耕技术出现多样化趋势
D精耕细作农业已经走向成熟
4.魏晋时期,首次出现了有别于原来“里”的“村”,村成为乡里组织重要的单位。乡里组织的
官员数量依照户口编定。“按千户为准,千户以上置史、佐、正三人,依户口数另设里吏
人”,乡官主要由官府派出,辅以民间推选,并享有俸禄品秩。这些做法
泾阳县高三历史期中试卷
(共6页)
A.形成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
B.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D加强了地方道德教化职能
5唐开元年间曾规定“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复”;唐穆宗时又下诏规定礼部所选进土需
“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然后下当司放榜”。这些举措
A.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B体现了对选拔人才的重视
C.如速了选人权的转移
D提高了中书省的审议权力
6北宋时期的商业发展较前代有了新变化:一是在市场布局上,汴京打破了唐代坊市的界限,
店铺客栈可随处开设,甚至大门内外也可以摆设摊点沿街叫卖;二是商业广告随处可见,最
常见的一种是招牌,汴京城内许多商铺门口都挂着写有店名的招牌。这说明当时
A.经济进步助推广告发展
B汴京的经济功能居于首位
C.开古代商业广告的先河
D.暂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7.明止德时期,徽州出现了外出经商的热潮,弘治以前“读书力田,间事商贾”的现象已经不复
存在。而经商的丰厚利润也让一些士大夫纷纷出外经商,“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
为贾”。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经济影响观念转变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经世致用思想逐渐盛行
8.清朝皇帝常挂在嘴上的“乾纲独断”,既指朝政一般经过众议,最后由皇帝裁断的常规程序,
也有如康熙帝的平三藩、禁南洋和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那样无须众议或摒弃众议的“圣衷宸
断”。这反映了康雍乾时期
A.形成了古代最后的盛世
B.皇权决策具有灵活性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完善了国家决策制度
9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出现了“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其为国也”的
沉痛认识。因此,“国”的概念广泛兴起,“国权”“国民”“国耻”“国教”等词汇成批地涌现,
“中国”“中华”“华夏”等取代“大清”成为流行词。这说明甲午战争
A.使民族国家意识大为增强
B.迫使清廷承认民族平等原则
C.使民主共和观念迅速传播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0.在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曾依据“亚洲”和“世界”这些新来的空间知识把中国史分为上世、中
世和近世三段,分别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进人民国后,他则
明确提出“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这一口号。梁启超的主张意在
A.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依据
B迎合当时民主共和形势
C.敦促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
11.五四运动之后出现许多以“平民”命名的中国社团,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平民周刊
社等,以“平民”命名的报刊也很多,如《平民教育》、《平民导报》等。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术开始下移
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民众在救亡运动中的地位凸显
D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遭到摒弃
12.下表为1920年和1936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产值表(单位:亿元)。由
此可知,此时期中国
泾阳县高三历史期中试卷-2-(共6页)021-2022(
质量检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
分)(1)特点继承前人成果,(2分)长
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或实
分)涉及
(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总分不超过8分)
不同侧重于理论研究,(
创新性
分)借鉴他国成就。(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
分,总分不超过6分)意义推动
数学的发展,(2分)为数学运算及其他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工具
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总分不超过4分
相同因素自身的聪明和勤奋,善于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国家力量的介入,现实社会或科学发展的需要
景“光荣革命”开政治妥协之成功先例,灵活性政治妥协逐渐成为上层政要认可的
内阁制的确立,政界高层对党派关系理性

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少鲜明而富有号召力的政治主张和政纲,囿于党争,缺乏妥协意识和政治原则,极端敌对的党
派意识,妨碍了政

层路线,严重脱离人民群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
得6分
近代英国政党政治的宽容化是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产物,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政
鉴,近代中国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是极不完善和极不成熟的,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政
治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特另
民可以从世界优秀政治文化中去借鉴有益的经验为己所用。(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


观点近代
放的通
城市发
阐释鸦片
列不平等条
通商口岸在外国势力的入侵
然经济解体
客观上推动了
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列强
时,西方先进的科
文化也传
岸,促进
社会发展。因此,西方国家的侵
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
程。(8分
城市上海、广州、杭州、长
观点近亻
海城市比内陆城市发展快,城市化从东向西不断推进。(2分
阐释鸦片战争
国沿海城市如
广州、杭州等
被开放为通商
发展较快
原有
业在这些地方较早创办,因此城
沙、湖虽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自
原有经济基础不如沿海港口城市,因此其人口增长
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所以
代城市发展呈现出沿海城
展速度快于内陆城市,从而中国
城市化进程
东向西推进的趙
观点近代中国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位于沿海沿江。(2分
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
开放上海
次鸦片战
政府又被迫开放了十处通商
位于长江沿岸的

这些被迫开放为通商
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基
然经济解体速度较快。因
沿海沿江城市的规模比其
大,城市化水平
成理目
例”仅供阅卷参考,不作为唯
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目
史期中试卷-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