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复习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复习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5 14:0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主要类型:
1、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物或生产物的质量(第五单元课题3)
2、有关不纯固体物质的计算(第八单元课题3)
3、有关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第九单元课题3)
4、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
5、读坐标图或实验流程图(综合计算)
难度依次递进
二、学情分析
A类学生:只能掌握类型1
B类学生:掌握类型1/2/3
C类学生:全部类型都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只需掌握最简单的计算,明确格式要求,熟练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B:掌握中等难度的计算,注意排除混合物的干扰
C:熟练掌握所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明确各种题型的易错点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模仿对比,学会计算,规范格式,
B:重视审题,学会利用成比例巧计算的方法
C:会分析易错点,并指导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模仿能力,
B:审题能力,
C: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分好组,设计好导学案
2、难点
独立学习环节:确保A等学生动起来
小组合作环节:监督一帮一,组织好组长分析汇总交流
五、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小组异质(2A2B2C),教学目标分三层,导学案分三等,检测分三等
小组学习:一帮一、组长汇总汇报(按级汇总)
先学再教后测:独立学习—小组互助—组长汇总—例题找错—当堂检测(组内批改)
学法指导
向教材学,同学之间互相学,向老师学。
七、教学准备
导学案、分组名单及座位表,学生每人红笔
八、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安排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表现(预期) 意图
5分钟 引课 视频:化学方程式介绍 认真欣赏 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
介绍方法 展示:1、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 3、任务安排 4、奖罚机制 了解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干
独立学习 控制时间、巡视学生是否动起来 完成各自的导学案 先自学
小组合作 控制时间,提示任务要求 B批改讲解A,C互批讨论,C批改讲解B
汇报交流 控制时间,提示任务要求,板书易错点 逐级收集错点,组长完成易错点表格汇总
例题找错 找错改错
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
九、板书设计
复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易错点:
化学方程式书写
混合物纯净物
十、作业布置
十一、课后反思
反思:
初衷:复习课,老师动,不如学生动。学生动起来,才能有成效。动起来,落实在导学案上,导学案的编写,要降低动起来的难度,措施在于分层设置导学案。
导学案,能帮助学生清楚自己干什么。分层导学,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动起来的动力,避免太难没法动,太简单不愿动。
小组合作,三个层次的学生,高帮低,A帮B ,B帮C,小组讨论环节,就是帮助纠正环节。
不足之处:小组的分工还是不够细致,反馈不够有效。批改人员,应该设置专人,由一人批改整组,测评表也由他一人填写。测评表应该更加细致的解释评分项的含义。具体分工:组长—批改,填测评表;副组长—组织成员纠错;其他成员—订正自己的导学案。老师的分工:听我组长汇报完,针对出错最多的项目,结合实例继续讲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