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6 10: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6.12)
(1937.9)
初步形成
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共赴国难
温故知新
日本侵略
想一想: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哪些会战或取得了哪些胜利?
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广州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最大失败)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战果
影响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1、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2、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林彪
1、在一张旧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中,描述一次战事时说:“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张报纸报道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贺胜桥战役
2、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次大捷”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A
A
中日全面开战以后,各方反应
英美等国一旦干预,就能立刻打败日本
英美无暇顾及中国,中国国力远不如日本,中国一定会失败的
VS
蒋介石代表的速胜论
汪精卫代表的亡国论
材料
毛泽东认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两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别”,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短时期内没有改变的可能。“影响到红军的战略战术”,一是需要清醒地知道……战略上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二是人民的条件……离开了人民的武装和人民的游击战争,红军就没有打破敌人围攻的可能,苏区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杨奎松《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论持久战>》
抗战是持久战、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论持久战》发表
时间
提出者
主要内容
意义
1938年
毛泽东
抗战是持久战、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晋察冀军区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巩固抗日根据地
军事上: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64%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
时间
地点
目的
指挥者
主要 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百团大战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彭德怀
材料一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材料二 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各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
根据材料概括百团大战的影响
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课堂小结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建立民主政权
领导人:林彪
重要意义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重要意义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救国旗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光辉战绩
3.中国共产党发布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文献在全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4.中国共产党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