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 学习方位词。
学习重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难点: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学习方法:抓重点精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殿檐( ) 藻井( ) 蟠龙( ) 中轴线( ) 金銮殿( ) 磬( ) 檀木( ) 攒( ) 乾清宫( ) 坤宁宫( ) 肃穆( ) 奏报( ) 慈禧( ) 额枋( ) 妃嫔( ) 鎏金(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攒 轴
-----( ) ------( )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请作者的写作思路。
(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写了什么?(在书中圈点批画)
(2)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课文按什么结构来安排的?
(4)课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抓住了故宫的什么特征?
(5)为了勾画游览故宫的路线(游踪),作者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地方?画出故宫的平面图。
三、课堂检测。
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道城门。( )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3)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
(4)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部分,回答:
1.为何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2.内部装饰为何突出“龙”?
3、说明太和殿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找出方位词。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5、6、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上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以上三段文字主要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说明。
(3)第5段“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一句从纯说明的角度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用一些非说明性的文字?
答:
(4)第二段中说明的立足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有________
(5)以上三段文字分别突出了对什么的描述?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
三、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四、课堂自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而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chù)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5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鲜明对比。A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B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zào)、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jiàn)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注音填上汉字
⑴三氯甲烷( ) ⑵ 模拟( ) ⑶ 卤代烃( )
⑷干zào( ) ⑸ 抽chù( ) ⑹jiàn( )于
2. 为第①段的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连贯。
3. 在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是指 的物质。
4. 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说明了什么内容
5. 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