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基础经纬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基础经纬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24 09: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地球基础—经纬网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地球形状: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371千米
4万千米
二、地球仪的构造要件
①地轴:
通过地心的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两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③赤道:
地球表面与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
(长约4万千米)
南岭山水制作
④经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又称子午线。
经线都是半圆且相交于南北两极,任一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三、经线及经度
N
N
S
1、经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方向:
2、经度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的度数。
经度实质:
本地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两面角)
00
600E
600
书写方法:
北京:
东经116°或116°E
东经
西经
向西增大
向东增大
西经
东经
经度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伦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东经——0°经线向东到180°的经度
△西经——0°经线向西到180°的经度
120°

30°
45°
60°
75°
90°
105°
135°
150°
165°
180°
165°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15°
西经
东经
北极
30°
20°
10°
10°
20°
30°

顺自转方向,经度增大为东经
东经
西经
160°
东半球
西半球
变化规律:
顺自转方向,经度减小为西经
西
(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
(箭头代表经度增大方向)
往西增大为西经
往东增大为东经

180°
180°

西
东西半球:
△东半球:20°W(向东)→ 0° →160°E(东经占多)
△西半球:20°W(向西)→180°→160°E(西经占多)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东半球主要大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西半球主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和北冰洋跨经度360°
N
S
L1
L3
L2
此图为东半球,说出三线的经度?
N
S
L5
L6
L4
此图为西半球,说出三线的经度?
0°:
180°:
20°W:
160°E:
特殊经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__半球,以西为__半球。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____,以西为____。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____,以西为____。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__半球,以西为__半球。
东经
西经
西经
东经

西
西

四、纬线及纬度
1、纬线
定义:
形状:
相互关系:
长度:
方向:
N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圈垂直的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
互相平行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往两极递减,极点是零
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
90°N
以赤道(0°度纬线)为起点,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实质:
划分方法:
书写方法:
北京:
(线面角)
北纬40°或40°N
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赤道0°,南北极点90°。
90°S

15°
30°
45°
60°
75°
15°
30°
45°
60°
75°
90°
90°
向北增大为北纬,
向南增大为南纬,
南北纬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赤道
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半球。
0o
10o
20o
30o
90o
10o
20o
30o
90o
南纬
北纬
赤道
往北增大为北纬
往南增大为南纬
变化规律
南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北极
南极
60°N
90°N
30°N
30°S
60°S

90°S
中纬度
低纬度
高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低纬度
低中高纬的划分
有直射阳光,且直射两次
无直射
无直射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五带的划分
0°:
30°:
60°:
90°:
23°26′:
66°34′:
特殊纬线
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低中纬度分界线
高中纬度分界线
南北极点
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经线和纬线小结
形状
相互关系
间隔
指示方向
长度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圆圈,所以又称纬线圈,赤道平分地球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成点;南北纬度数相同即长度相同。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任意两条纬线间间隔相等
指示东西方向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所有经线交于南北极点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和纬度小结
经度
纬度
标注的起
始位置
划分方法
分布规律
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
赤道以南为南纬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北极点为90°N;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南极点为90°S
东经的度数向东愈大;西经的度数向西愈大。
代号
东经(E)
西经(W)
北纬(N)
南纬(S)
半球的划分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0°
60°
90°
120°
150°
30°
90°
120°
30°
60°
30°
90°
90°
60°
30°
60°
90°
30°
60°
90°
15°
45°
75°
15°
45°
75°
75°
45°
15°
15°
45°
75°
A
G
你能说出上图A、B、C、D、E、F、G地的经度和纬度吗?
E
C
F
60°
150°
D
B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而成
作用:
△确定位置
△判别方向
△计算距离
    
五、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1)方格状经纬网图
40°
60°
80°

40°
80°
A
B
(2)俯视经纬网图(极地)
(3)侧视经纬网图
地球自转方向
判读各点的地理坐标
20°
30°
30°
20°
A
B(40°N , 80°W)
A(30°S , 30°W)
C(30°S ,170°E)
习题训练:
100°
170°
160°
130°

30°
60°
90°
C
(4)地球上的对趾点:过地心的一条直线和地面相交的两点





180°
S
对趾点:经度之和为180°分属东西半球,纬度相等分属南北半球
如:北京(40°N,116°E)的对趾点就是
(40°S,64°W),南美洲附近
△南北方向的判断:
①若两地都是北纬,则纬度数值___的地点位置偏北,
数值___的地点位置偏南。
②若两地都是南纬,则纬度数值___的地点位置偏北,
数值___的地点位置偏南。
③若两地中的一地为北纬,另一地为南纬,则____的地点位置偏北,____的地点位置偏南。
北纬
南纬




(1)据两地经纬度判断方向
2、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判断方向
△东西方向的判断
①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__的在东面,
经度数值__的在西面.
②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__的在东面,
经度数值__的在西面.
③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
两地经度数和﹤180°,__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数和﹥180°,__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数和 = 180°,________。





西
不分东西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没有最东、最西地点。
(应用“劣弧定向”法)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为__________关系,
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为__________关系。
②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____是地球上最北地点,它四周都是____,____则相反。
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没有最东、最西的地点。
③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确定两点间的方位时,
a.看两点所在经线,确定哪点在东,哪点在西;
b.看两点所在纬线,确定哪点在南,哪点在北,
c.把此两点结合在一起。
(2)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北极
南方
南极
正南、正北
正东、正西
(应用“劣弧定向”法)




北极
A
B
北极
A
B
④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判断南北方向的最简捷方法是:两个相比较的地点越接近北极点的越偏北,反之越接近南极点的越偏南。
判断东西方向的最简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首为东;





180°
N
甲地在乙地什么方向,丙地在丁地的什么方向。
W
W
W
甲地在乙地什么方向,丙地在丁地的什么方向。
B点在A点什么方向, B在C点什么方向?
A
B
C
甲地在乙地什么方向,丙地在丁地的什么方向。

西


1020
1080
220
260
B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20°N,15°W
24°S,108°E
西北
3、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1)经纬线长度特点
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R
r
α
计算方法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球面上大圆周长 = 2π×6371千米≈ 40000千米
360。
111千米/1。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是 。
②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 ;
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____________;
111km
111km
111km×cosα
60°N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_______
55.5km
00
600E
600
A
B
AB弧长为:
111km×60
1.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 )
A.正好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纬线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
2.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60°E B.60°W
C.120°W D.0°
B
【习题训练】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3~4题:
3.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0 S,170 E) B.(10 N,170 W)
C.(10 N,170 E) D.(10 S,170 W)
4.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A
C
6.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D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5.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7.在右图的经纬网中,A点在B点的方向是(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D
8.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A
9.若一架飞机由右图中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由A点飞往B点是向西北飞,
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南飞
D.由A点飞往B点是向东北飞,
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北飞
C
10.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
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