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A10联盟202高三上学期1月段考
历史试题
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下游及以南地区。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载十分详细且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題,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頻次很高。到了唐代,除医书外,其它文献对“含沙”的记载明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显减少。“含沙”记载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西周实行昭穆制度,即在墓葬布局上按照“始祖居中、左昭右穆
A.饮食结构变化增强民众体质
始祖之后,父为昭、子叫
穆
孙又叫昭,昭居于左侧,穆则排
B.人居环境的恶化
在右列,祖孙同在一列,父子则分开)次序排列,形成如下图所
江南区域经济开发成效明显
示的结构,后人据此引出成语“论资排辈”。西周的昭穆制度(
D.传统医学的进步
宋代以前,奴婢皆被划人贱民阶层,法律上类似家主的私人财产
甚至可以交易买卖。宋代,奴婢的数量不但大为减少,且与家主
间形成了雇佣关系。这反映出宋代()
昭
A.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日益严重
B.雇佣劳动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A.彰显了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强化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
D.惴家文化发展出人文主义精神
C.冲击了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
6.元朝之前的王朝对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
D.弥补了宗法礼乐体系的缺陷
封以王侯,纳人朝廷管理。而元朝时“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2.自汉武帝始,豪商巨贾大量购买土地,资金从工商业流向农业
丕在吐蕃进行了清查户口、设置驿传等工作。这说明元朝()
土地兼并问题变的更加严重,农民破产流亡现象愈演愈烈。这表
财政收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明汉武帝时期()
C.确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D.实现了行省制度的一体化
A.土地私有制确立加剧了土地兼井
7.明前期,政府一再重申不准使用金银交易,但民间用银屡禁不止
B.抑商政策影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1436年,朝廷开始允许江南四省征税时以银代物;1457年,國家
C.士族庄园经济兴起威胁国家统
D.工商业发展迅速激化了社会矛盾
税收全部折银,白银正式成为政府确认的硬通货。这一变动
A.带来了银贵钱贱的社会问题B.进一步加重农民的赋役负担
3.自唐玄宗时起,(君主)临时差遺某官去负责某项工作开始流行
确立了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D.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久之差遣遂成定制(唐前期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上即属
8.白秦朝开始,中国诸多封建王朝皆修长城以防游牧民族侵扰,长
此例)。往往任官者尚未实掌其事,又被差遣判别司之务。唐朝
城成为“夷夏之防”的标志;康熙帝当政时则断然否决官员修葺
差遣制的实施反映出
长城的建议,并决定不再修理、派兵驻防。康熙时期的这一做法
A.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B.三省六部制日益完善
表明(
C.政府决策效率的提高
D.选官用人机制的成熟
A.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
4.“含沙”作为一种生活在潮湿阴暗之地的毒虫,主要分布于长江中
B.北方边患危机彻底消陶
1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题第1页共4
器名米·A10联盟2022届商三上学期1段考
历史参考答案
题,每小题
答题答
案
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墓地墓位的安排是依据血缘代序进行的,体现
明显的尊卑秩序,故选A项。昭穆制度作为墓葬制度的一部分,本质上是维护宗法
分封体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家族墓葬
现出家国同构,排除B项;墓
葬是宗法礼乐体系的一部分,材料并不是对宗法礼乐体系缺陷的弥补,D项排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汉武帝时,随着盐铁专
商政策的推行,工商
业资本流向土地,这加
地兼并,从而导致自耕农的破产,不利于自耕农经济
发展,B项正确
私有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商鞅变
表述与材料时
符,排除;士族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犹以东晋南朝为盛
表述与材料
不符,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的差遣就是君主(皇帝)绕
寸派遣官员,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确。差遣制度破坏了
省六部制的运行体系,B项排除;皇帝差遣
所涉多为行政,无关
决策,C项排除;材料并未提
的选拔等,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毒虫在文献中出现频次的降低,说明其产生的影
峰低,其实质是南方随着农业开发的推进
环境更适宜
变化、医学进步并非主要原因
两项排除;材料现象反映出的实质
恶化,且该表述并非其主要原因,B项排除
据材料并结合所
可知,宋代随着商
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出现
松弛的现象,奴婢法律地位的提升以及与雇主关系的变化就是其具体表现,C项
确。材料的现象说明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
化,A项排除;B项表述过于绝
史实不符合
家自孔子创
具
文主义精
到了宋代才发展出,D项排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之前的王朝对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
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
赋役之,比于内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
页正确。材料仅仅以
并不能
材政
得到有力保障的结论,A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材料只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
况,无法得出元朝疆域广阔,C项排除;西藏地区归属宣政院管辖,并未实行
行省制度,D项排除
根均材在含学利丁间的发斯
银征收赋税,推动了白银在市场
银贵钱贱的因
供给不足,并非赋役制度的变
项表述与材料所提内容并无直接
联盟2022届
参考答案第
的因果关系,排除;材料并未提及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优势地位,故无法得出外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不再视长城为民族边界并不再修理的举措实
统夷夏观,是
材料
并未提及中央集权伟
项排除
表述过
化
并未提及海防
弃”的表述明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
对国际外交规则知之甚少,缺少近代外交
材料未涉及中央权力部门的重新分配,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
效率低下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
调天朝观念影响很深
提及朝贡体系遭
项排除
0.C根据材料并结
知识可知,作者主张国家应
人从事工商业
全由官方主办,这实际
洋务运动存在的局限,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西方
的侵略,A项排除;商办指由民间创办经
用工业
是1881年,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D项排
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周边农村的家庭
现了服务于市场
是
为主,这体现出随着市场的发展,家庭
场的表现是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
料产地,材料无法
顶排除;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广大的农木
表述与史实不符;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开
之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任务的主张发生了变化,反
国共产
特殊性的认识有所深化,A项正确。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是
在1923年党的三大,B项排除;C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道路才是正确的革命道路,始于土地
期,D项排除
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期间,购买力快速下降,这说
为抗战耗费了大量物力与财力,中国人民为抗战付出重大代
正确。通
膨胀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所致,并不能
济危机
该表述并不符合史实
排除;战时统制经济体制是抗
战之下的应急之策,其并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
僚资本的膨胀,排除
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在抗日根据地推行的民主建设,提高了农民阶
级的政治权力,使得农村治理权力由传统士绅转移到农民的手中,农村权力结构
发生了重大变化,D项正确
命
是1927—1937年,A项排除;统
我线的对象是除
外的一切爱国
除;材料强调农民参与选举,并
未提及经济建设的成就,C项排除
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族
务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医疗
方面,取得了全面发展和进步,C项正确
项
概全,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负
内容的减少意味着外商在华投资限制愈
来愈少,这实际上是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表现,表明中国积极坚定支持经济全
球化进程,D项正确
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外商和国内企业都必须遵
法律,并无超国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这
则并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反而会出现多数人暴政,直接民主政治存在着
联盟2022届
参考答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