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期七年级历史半期考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秋期七年级历史半期考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4 13: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溪中学2011年秋期七年级历史半期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项洞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原始北京人使用的火属于:  
A.天然火 B.人工取火 C.火柴火 D.电火
4.在殷墟的一处窖穴中,曾发现400多把使用过的石镰刀,这说明商朝的:
A.农业生产规模相当大 B.畜牧业发达
C.冶金业发展到一定水平 D.商业活跃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反映了:
A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 B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
C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 D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
6.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A.蚩尤部落 B.华夏族 C.匈奴族 D.满族
7.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A.秦 B.夏 C.宋 D.唐
8.秦朝中央机构中管理行政的官职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9.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10.西周初年,封国的统治者一般称为:
A.诸侯 B.皇帝 C.天子 D.卿大夫
11.以下历史人物属春秋五霸的有:
①晋文公 ②齐桓公 ③吴王夫差 ④越王勾践 ⑤楚怀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2.楚王问九鼎的故事事实上反映了:
A.楚王夺取周王权力的野心 B.楚王统一全国的愿望
C.楚王欲买九鼎 D.楚王好大喜功
13.成语“纸上谈兵”说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廉颇 B.庞涓 C.赵括 D.白起
14.与右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 :
(掘开土地上的旧界)
A.管仲 B.商鞅
C.王安石 D.康有为
1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16.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17.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对此后近两千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朝中央政府分管监察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18.“破釜沉舟”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19.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0.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2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22.东汉末年,北方内迁少数民族有哪些: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⑤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3.标志着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的事件: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建立吴国
24.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25.被称为六朝古都在城市是:
A.洛阳 B.长安 C.南京 D.北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26.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分别是 和 。
27.秦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 __,都城在____ __。
28.推翻秦在的统治,建立汉朝的统治者是 (名字)
29.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是 (皇帝),被称为汉武大帝在是 (名字)
30. 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 在成都称帝,建立蜀;229年,吴建立,定都 。
三 、材料解析题(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
上述材料是古人对什么朝代政治格局的描述 该朝代的都城在什么地方?(4分)
该朝代在政治上主要实行什么制度?(2分)
(3)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分,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
——《汉书》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2分)
(3)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对儒家学说和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重要影响?(4分)
为了实现董仲舒的这一建议,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简答题(20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右图)
请回答:
此次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材料一、二体现这次改革的什么措施?(2分)具体体现为什么?(3分)
此次改革除了材料一、二体现的改革措施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此次改革有什么重要作用?(2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4)通过对此次改革的学习,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