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4 15: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历史说课课件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说教材
教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给出的资料掌握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解释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
(2)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
(3) 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本课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难点: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提问法——可以增加师生互 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较法——可以使学生更加清 晰的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讲解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的接受历史知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
说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但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仍不习惯自主学习,往往对一些新鲜的、有趣儿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将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说学情
说教学过程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定向导入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讲授新知 战争原因
大陆政策
日本方面:
①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增强;
② 统治集团早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清政府方面:不认真备战,寄望于各国“调停”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战争经过
结合对联和视频资料分析: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目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透过显现看本质的能力
三、《马关条约》
的签订及影响
1.时间:1895年4月
2.地点:日本马关
3.签字代表:
中方-李鸿章
日方-伊藤博文
4.内容及影响
《马关条约》签订图
加重了人民负担,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
内容
危害
内容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新的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列强势力侵入中国内地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目的: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赔款
开商埠
设工厂
香港岛
白银二亿两
2100万元
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增设通商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
失去更多领土主权
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赔更多的款,加重财政负担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反映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的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此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
战争影响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启示和教训?
目的: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知识结构
课堂反馈
一、选择: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骧 D、丁汝昌
二、填空:在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中,与日军血战到
底的义军首领是__。
三、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影响如
何?
知识延伸
《评价李鸿章》?
目的:学会用多角度分析人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人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