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5 22: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概念辨析
北洋军阀
以袁世凯为首,北洋军主要将领组成的封建军阀集团
北洋政府
中华民国1912年至1928年期间由袁世凯和其他北洋军阀将领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史实;
掌握孙中山领导的反抗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斗争史实;
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
学习目标
袁世凯《就任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
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完固之域,
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此志愿,率履勿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
世凯即行辞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倒行逆施的背叛者
我发誓我没说过。
一、二次革命
1.原因
(1)根本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北洋派系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同盟会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系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系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系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财政总长 熊希龄 亲袁立宪派 南京留守 黄兴 同盟会
御用内阁



内阁总理
袁世凯
VS
革命党人VS袁世凯的斗争
民主VS专制的较量
同意!
组个政党如何?
政府虽有“共和”之名,
实为猿(袁)家之天下也
(2)直接原因:1912年宋教仁组建“中国国民党”,力图实现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国会各党派人数占比
“国民党在全国的选举都已胜利,已占国会的大多数,大局已定,政党责任内阁制一定可以成功。”— 宋教仁
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赢得392席,成为第一大党。
宋教仁将组阁政府,出任总理。
枪声响过
共和梦碎
1913年3月20日晚——
洪述祖
武士英
赵秉钧
(3)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
宋教仁
矛盾产生
重金收买
不为所动

宋教仁遇刺
“宋案”揭露了袁世凯的独裁本质
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4)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保护共和非去袁不可!
2.爆发
这次革命保卫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1)导火索:
(2)时 间:
(3)领导人:
(4)结 果:
“宋教仁案”
1913年
孙中山、黄兴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形势图
二次革命失败的失败,让这位临时大总统失去了最后的制约。他越来越志得意满,开始筹划权力集中...
有道理!
支持孙中山,反对袁世凯!
+1
+1
+1
+1
野心勃勃 谋求复辟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他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
故宫太和殿内景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在闹剧中登场
从早8时到晚10时,连续投票3次,最终当选。
第一步
后续
袁世凯如何进一步扫清复辟帝制的障碍?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1月10日,解散国会;
1914年5月1日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4年底修改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袁世凯成为终身且世袭的大总统
影响:
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表明:
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
中华民国
一块空招牌
2
3
4
5
对外:谋求日本支持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1915年5月9日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袁世凯接受
日本旨在灭亡
中国的“二十
一条”的大部
分内容,以换
取日本支持。
承认日本继承
德国在山东的
一切特权。
二十一条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二十一条
规定中国沿海
港湾岛屿不得
租借或割让他
国。
二十一条
聘用日本人
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
卖国行为
皇帝梦
1915 年 11 月 20 日,在袁世凯的精心策划下,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一致投票赞成帝制。
12 月 11 日,各省代表假民意之名,请求袁同意就任中华帝国皇帝。在以无德无能对之婉拒之后,袁“极不情愿”地同意了代表们12月12日的第二次请求。
百姓让我当皇帝,那我得当!
坐在龙椅上的袁世凯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6年西方报刊上的漫画《袁世凯的皇帝梦》
天坛祭天仪式
帝服
钱币
奏折
国旗
护国战争 皇帝梦破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2.护国战争
(1)导火索:
(2)时 间:
(3)领导人:
(4)结 果: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底—1916年6月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护国战争形势图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护国三杰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1.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4.袁世凯众叛亲离;
启示
①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任何违背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
③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④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的坚定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护法运动
(1)背 景:
(2)时 间:
(3)领导人:
(4)结 果:
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7年秋——1918年5月
孙中山
南北军阀达成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之后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军阀割据 统一梦断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袁世凯
袁世凯
北洋新军
北洋军阀
曹锟
冯国璋
直系
地方新军
桂系
滇系
清末新军
袁世凯
曾国藩
李鸿章
湘军
淮军
段祺瑞
皖系
张作霖
奉系
军阀割据由来
袁世凯
直系军阀
奉系军阀
皖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段祺瑞
张作霖
直系
皖系
奉系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北京、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东北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美国 英国
日本
日本



安徽人
奉天

奉系
皖系
直系
滇系
桂系
唐继尧
陆荣廷
奉系
皖系
直系
军阀混战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材料研读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人口锐减
经济破坏
战事不断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课堂总结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
北洋军阀
革命党人
“宋案”
二次革命
失败
1913
1915
1918
1914
1916
1917
袁世凯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成功
军阀割据混战
护法运动
失败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专制
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