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人糕 第2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千人糕 第2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5 17:50:30

文档简介

6 《千人糕》教案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 ( http: / / www. / xiaoxuesheng / %E8%AF%AD%E6%96%87%E5%AD%A6%E4%B9%A0%E6%96%B9%E6%B3%95 / " \o "方法 ),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 http: / / www. / Article / List / List_4242.shtml" \o "句子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nénɡ wèi mǎi jù 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
能 味 买 具 甘 汁 甜 菜 劳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
ɡāo tè mɑ zhè áo suàn xiāo shòu dí què yīnɡ
糕 特 嘛 蔗 熬 算 销 售 的 确 应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 http: / / www. / jiaoshi / List / List_6327.shtml" \o "总结 )。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 味 买 具 甘 汁 甜 菜 劳
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熊”减掉“灬” 就是“能”。“真”减掉“十”就是“具”。
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
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 味 买 具 甘 汁 甜 菜 劳 。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 ( http: / / www. / %E5%B0%8F%E5%AD%A6%E7%94%9F%E9%A2%91%E9%81%93 / " \o "学生 )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 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 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B 讨论: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
(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可以改说成:它的味道并不特别。)
C 指导读句子。
读出反问的语气。
D 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6-9自然段。
(1)指名读6-9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自由读6-9自然段。回答下列提问:
A 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种子、农具、肥料、水……)
B 糖是怎么来的
(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C 熬糖需要什么工具?
(工具、火)
D 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包装、送货、销售)
E 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6-9自然段。
3. 精读第10、11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A 比较词语:平常 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B 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许多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 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6千人糕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糖 甘蔗 甜菜 农民
熬糖 锅 煤 工人
米糕 包装 送货 销售 商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共27张PPT)
6.千人糕
第二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文品读
1
课文赏析
2
课文拓展
3
课文品读
01
课文回顾
千人糕的含义是什么?
边听边想
课文理解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吃千人糕吧。”
文章的开头在文中的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好奇”说明了什么?
“好奇”写出孩子想知道千人糕的是什么样的一种糕。
课文理解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爸爸和孩子的一问一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爸爸的回答让孩子更加“好奇”。爸爸和孩子的一问一答,让我们也带着问题和困惑去读,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课文理解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你从这句话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表明孩子看到千人糕的外形很失望,又在思考是不是味道和平时吃的糕不同。
课文理解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
课文理解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笑了”“就是” 写出了什么?
“笑了”“就是”写出了孩子看到米糕后的疑惑。
课文理解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想一想爸爸的话在文中的作用?
爸爸的话引出下文。
课文理解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你从爸爸的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从种稻子需要的物资写出了稻子的来之不易。末尾的省略号表明,参与到劳动中来的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课文理解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此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熬糖的过程复杂,还要有很多的工具和很多道工序。
课文理解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
课文理解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仔细想了想”说明了什么?
“仔细想了想”说明孩子经过思考懂得了这块平常的米糕制作过程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所以应该叫千人糕。
课文赏析
02
核心问题
“千人糕”的含义是一块平常的糕却包含着许许多多人的劳动。
“千人糕”的含义是什么?
核心问题
一读:读课文,说说千人糕是普通的米糕吗?
千人糕其实就是普通的米糕。
核心问题
二画:画出爸爸的语言中描写米糕怎样做成的句子。
(1)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2)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核心问题
三思:想一想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农民种稻子,铁匠打制农具,工人制造化肥,农民种甘蔗、甜菜,工人制糖,工人包装米糕、送货,售货员销售。
核心问题
四悟: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任何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的劳动,我们要勤俭节约,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课文结构
千人糕
制作过程
稻子→大米
甘蔗、甜菜→糖
包装、送货、销售
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样子、味道和平常的糕一样
勤俭节约
来之不易
需要很多
人的劳动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从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的对话,阐述了一个大道理,告诉我们每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的劳动,我们要勤俭节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课文拓展
03
推荐阅读
假 如
假如没有农民伯伯春种秋收,我们将饿断饥肠。
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
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送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
假如没有医生为我们救死扶伤,我们将远离希望。
正因为
有了各行各业的分工,
有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努力工作,
我们的生活才能方便、舒适、顺畅,
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灿烂、辉煌!
国学诵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李绅)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走进传统文化
【年糕】
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
新年的应时食品。一种用黏性大的糯
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
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