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找春天
第二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课文品读
1
目录
课文赏析
2
课文拓展
3
课文品读
01
课文回顾
本文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我们” 什么样的心情?
课文理解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说说文章开头的作用?
文章的开头连用两个“春天来了”,强烈表达了作者看到春天来后的兴奋、喜悦之情。这句话总起全文,告诉读者春天来啦!奠定了一种欢快的基调。
课文理解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脱掉”“冲出”“奔向”,连用三个动词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孩子们要去寻找春天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课文理解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害羞”这几个词,说明了春天刚刚到来时脚步轻轻,若隐若现,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到来的特点。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刚来时变化细微的特点。正因为变化细微,人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踪迹。
课文理解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一个“探”字写出了什么?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一个“探”字写出了小草的顽皮和急于看到春天的心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草悄悄钻出地面的模样。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写成春天的眉毛,形象生动。
课文理解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这是个既生动又形象的比喻句,让我们仿佛看到早开的野花散落在田野里,微风一吹,摇摇晃晃,若隐若现,像一眨一眨的眼睛。这样的比喻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初春景色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把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
课文理解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一个“吐”字写出了树木长芽时的动态,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树木慢慢吐出芽的过程,把树木写活了。将嫩芽比喻成春天的音符,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
这句中一个“吐”字写出了什么?
课文理解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有什么特点?
常出现:像、好似、宛如等词语,但并不是出现此类词语就判定为比喻。
比喻句有什么作用?
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课文理解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叮叮咚咚”这个拟声词既写出了流水声像琴声一样悦耳动听,它用溪水流动的声音来说明春天变暖了,冰雪融化了,溪水流动了。
你从“叮叮咚咚”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课文理解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看”“听”“闻”“触”都是描写动作的词语。孩子们用眼睛、用耳朵、用鼻子、用手脚发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
从“看”“听”“闻”“触”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课文理解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这句话用形象的语言写了春天在柳枝上,风筝尾巴上,喜鹊、杜鹃嘴里,用拟人化的语言告诉我们如果春天来了的话,这些景物会发生变化,比如在“桃花”“杏花”枝头笑说明春天来了,桃花杏花的枝头会开满了花。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课文赏析
02
核心问题
“我们”从地下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吐出嫩芽的树木、解冻的小溪等景物中找到了春天。
“我们”从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
延伸问题
一读:“我们”去哪里找春天?
“我们”去田野里找春天。
延伸问题
二思:“我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我们”找到的春天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小草是她的眉毛,野花是她的眼睛,树木的嫩芽是她的音符,小溪的叮咚声是她的琴声。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延伸问题
三品:“我们”是如何感受春天的?
我们”通过“看”“听”“闻”“触”,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方面感受春天来临时的气息。
延伸问题
四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
找春天
春天的特点
寻找春天——脱、冲、奔
小草 春天的(眉毛)
野花 春天的(眼睛)
嫩芽 春天的(音符)
小溪声 春天的(琴声)
找到春天 看 听 闻 触
发现春天
热爱春天
课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我们”去寻找春天的经过,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写出了小朋友寻找春天的喜悦心情,赞美了春天的无限美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文拓展
03
推荐阅读
《春雨》
李商隐
国学诵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走进传统文化
【节气】
1.古代将夏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称为春。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
2.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同学们,下节课见!《找春天》教案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第一课时
(一)古诗 ( http: / / www. / Article / List / List_92.shtml" \o "古诗 )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2、检查预习
过渡: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出示预习提示: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我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学生试说:从小草、野花、树木、解冻的小溪那里找到春天。
我们用哪些方式找到的春天?(学生试说:通过看、听、闻、触多种方式去找春天。)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chōnɡ chū xún zhǎo ɡū niɑnɡ tǔ chū liǔ shù
冲 出 寻 找 姑 娘 吐 出 柳 树
dànɡ qiū qiān táo huā xìnɡ huā
荡 秋 千 桃 花 杏 花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二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冲”是翘舌音,“寻”是前鼻音,“冲、荡、杏”是后鼻音,读好轻声“姑娘”。
出示:
tuō diào mián ǎo hài xiū zhē yǎn tàn tóu dù juān
脱 掉 棉 袄 害 羞 遮 掩 探 头 杜 鹃
chù dào jiě dònɡ nèn yá yīn fú fēnɡ zhenɡ
触 到 解 冻 嫩 芽 音 符 风 筝
指名读第三、四行词语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遮、触”为翘舌音,“掩、鹃、嫩”为前鼻音,“筝”为后鼻音。轻声“风筝”等。
3.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田字格课件出示:冲 寻 姑 娘 吐 柳 荡 桃 杏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柳、荡、桃”,(课件出示)
“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个“卯”。
“荡”上下结构,第七笔是横折折折钩。
“桃”字第八笔是竖弯钩,不是斜勾。
(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 http: / / www. / xiaoxuesheng / %E5%B0%8F%E5%AD%A6%E8%AF%AD%E6%96%87%E5%A4%8D%E4%B9%A0 / " \o "复习 )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
(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师:要去野外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吧?自由读。
指名读本段,读后评价悟出应把“脱”、“冲”、“奔”重读才能更加体现出孩子们找春天的迫切心情。
2.请大家自由读第3 ~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春天想象成什么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不想让人们发现她。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到了她。这些小朋友都在哪找到她了?你知道吗?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学生边画、边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林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指名分段读,让其他学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孩子们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学生读到一处,课件 ( http: / / www.diyifanwen.com / kejian / " \t "http: / / www.diyifanwen.com / jiaoan / 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 / _blank )出示一处的画面。重点借助课件理解。打比方句子: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眼睛、春天的音符、春天的琴声。)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出示学习提示:
A.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B.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C.与伙伴交流学习体会。
D.有感情地朗读选择的内容。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相互评价。(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习第八自然段,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呀!他们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吧!(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朗读后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她在( )上摇啊摇;她在( )、( )嘴里叫,在( )、( )枝头笑……
2.指导重读所填的词语,朗读感悟,体会春天就在身边。
(四)拓展课文,强化感受
同学们,文中的小作者从地下的小草,早开的一两朵野花,树木吐出的点点绿芽,解冻的小溪中找到了春天,春天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充满生机,你还能从哪儿找到春天呢?说给大家听听。
(我们还可以从小朋友的衣着穿戴上找到春天,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身上找到春天,从温暖的阳光、温柔的风身上找到春天。)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你们的眼睛里……同学们,让我们齐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
板书设计
1 找春天
小草 春天的眉毛
野花 像 春天的眼睛
树木的嫩芽 春天的音符
小溪 春天的琴声
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