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訢的精神。在新时代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
百年”奋斗日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子领先地
位。瓷器、丝绸、家县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
五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遵也,进乎技
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圈。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
弹一星”、裁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桿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
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髙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
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住居世界第一。但
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制造
加快
发展光进制造业,关鍵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
是——、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
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究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刨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
精神,培肓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
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
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住很不
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
追求宪关,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捉升。通过弘扬工匠神,让每个劳动者」
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选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建设品牌强国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
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
者努力进取的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加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
重視。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月,习近平
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
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末工人队伍是支據中国制造、中国创遭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
质量炭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勖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偈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
语文第1页共8页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 A
2.C [解析]从“重量”到“重质”,着眼于建设品牌强国。
3.D [解析]材料一中没有对比论证。
4.(1)勇于突破,终成焊接专家 (2)甘于奉献,见证平凡伟大(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①文章首先界定“工匠精神”的含义,并指出我国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②然后分别从“建设制造强国”和“建设品牌强国”两方面具体论述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③最后指出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6.B [解析]“表达歉意”错,女孩子送袜子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想给予“我”帮助。
7.①使山地回忆的内容更丰富、充实;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女孩子的勤
劳能干;③使主题更加突出,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8.①小说中的女孩子姓名都没有出现,她只是抗战时期山村妇女的一员,可见
她是普通的;②女孩子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品格美好,这些体现出女孩子的美;③作者从这个普通的女孩子身上挖掘出的人性美,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和回味。(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C [解析]造:拜访。“造饮辄醉”的“造”是“到”的意思。
10.A [解析]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11.D [解析]“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
12.D [解析]“留二万钱与渊明”的是颜延之,而不是王弘。
13.(1)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拒绝。(“欣然便共饮酌”的省略成分、“亦无迕也”的省略及“迕”各1分)
(2)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再在后一朝代委屈自己,自从宋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宰辅”“耻”“后代”“仕”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明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
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他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杂事务,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最终因劳累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处世,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折磨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自比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挥手让道济离开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想姑且做个县令,得点薪俸作为隐居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他)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费用,难以供给自己生活。现在派给你一个仆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他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儿坚持要求种稻子,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稻子。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整饰衣冠、系上腰带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 “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官俸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天就交出官印辞去官职,写了《归去来兮辞》。
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没有赴任。江州刺史王弘想要结识他,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邀请他。陶渊明脚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拒绝。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离开之前, 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派人把所有的钱送到酒店,渐次去拿酒喝。曾经于(某年)九月九日在房边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捧菊花,忽然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饮酒舒畅时,就抚琴来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再在后一朝代委屈自己,自从宋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召,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后世称他为“靖节先生”。
14.C [解析]“衬托郑愔的高洁”错,应是“表现郑愔琴艺高超”。
15.①本诗中的琴声让孟浩然感受到了山水意趣,引发了他寄情山水的夙愿;(3分)②《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勾起了白居易被贬谪后沦落天涯的悲苦凄凉之叹。(3分)
16.(1)一樽还酹江月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17.D [解析]表示补充说明。
18.A
19.①句式杂糅。“由于”“的结果”删去其一。
②主语和宾语不一致。“他研究杂交水稻”后面加上“的过程”。
④句序不当。“让他最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与“让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充满希望”前后互换。
⑥缺少主语。“由于”“使”删去其一。
(每改对一处给1分,共4分)
20.[示例]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5分。只要表达准确、协调,可酌情给分)
21.[示例]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每处2分,共6分)
[解析]补写第①空时,注意前后信息,上文提到“先开花后长叶”,下文“花叶同时生长”,可知,空缺处应填写并列信息“有些先长叶后开花”。第②空,根据下文的分析,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主要看叶芽或是花芽,哪个生长需要的温度低,哪个就会先生长。可见空缺处应填写“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与“密切相关”衔接。第③空,从前一句已知:哪个芽所需温度高,哪个后生长,再根据后文“先叶后花”,可推断出这里应该填“(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