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同步培优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时,规格相同的灯泡、均能发光,图中甲、乙、丙为电表,粗心的小明在读数时只在纸上记录了如图所示数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并联,甲、乙、丙示数分别为,,
B.和并联,电源电压为,通过、的电流分别为、
C.和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D.和串联,甲、乙、丙示数分别为、、
2.如图甲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S为激光源,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为定值保护电阻,a、b间接“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对电路无影响)。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S与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传送带上的产品为均匀正方体,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计数器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的阻值为400Ω。则( )
A.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800Ω
B.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C.每1h通过S与之间的产品个数为3000个
D.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之比为1:2
3.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小灯泡参数“?V?W”模糊不清.第一次只闭合开关S、S1,滑片P从a端移到b端;第二次只闭合开关S、S2,保证电路中所有元件都安全的前提下,最大范围内移动滑片P。图乙是这两次实验过程绘制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5Ω
B.小灯泡的参数为“5V 2W”
C.只闭合开关S、S2,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时,灯与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之比为4:3
D.只闭合开关S、S2,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7.5~30Ω
二、多选题
4.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的电阻为5Ω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0Ω
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W
D.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6W
三、作图题
5.问题解决-制作显示重力大小的装置
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源、两个定值电阻、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和图示给出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显示重力大小的装置。要求:挂钩上悬挂的物体越重,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请在方框中画出设计好的电路。
6.在某次科技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一个如图甲所示的黑盒子,绝缘外壳上有 A、B、C 三个接线柱。老师告诉同学们,盒内电路由两个定值电阻连接而成。小海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研究盒内电阻的连接情况。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R0是阻值为 3Ω 的定值电阻,R1 是滑动变阻器。小海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把 BC 两个接线柱接到 MN 之间,只闭合开关 S,将 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1.8V,电流表示数为 0.6A;
(2)用导线把 AC 连接起来,再将 AB 接线柱接入 MN 之间,闭合开关 S 和 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8A;请根据操作画出黑盒子内的电路图,并标明各电阻的阻值。
四、填空题
7.在综合实践活动上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调光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不变,L标有“6V 3W”字样,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6Ω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侧逐渐滑至最左端,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描绘出的I-U图线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___V,灯泡L的最小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W。
8.如图甲所示,柱形储水箱的底面积为,在其底部紧密嵌入一个压敏电阻(上表面与水接触并涂有绝缘漆,其阻值与储水箱水深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所在电路的电源电压为,A为水位指示表(由量程为的电流表改成)。把重为的柱体A与重为的正方体B用细绳连接,放入水箱底部,B未与接触,A的底面积为、高为,B的边长为。向水箱中缓慢注水,当A、B之间的绳子拉力为时停止注水,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则储水箱中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是______;继续向储水箱中加水直至B对水箱底部压力刚好为0停止,再将A竖直向上提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细绳的体积忽略不计且不会被拉断)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台浮力电子秤,其结构由浮力秤和电路两部分组成,小筒底面积为10cm2,大筒底面积为50cm2,装有适量水,金属滑片P固定在托盘下面并随托盘一起自由滑动(滑片质量和滑片受到导线的拉力均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8Ω,AB是一根长为20cm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6V。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P位于A端,小筒浸入水中5cm(称量过程中大筒水未溢出),则:R0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当开关S闭合且在托盘中放入质量为100g的物体时,R0消耗的功率为 ____________W。
10.图甲中标有“2.7 V”字样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定值电阻R1=10Ω。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EF、FG、GH连接而成(总长度为35cm),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P是与R2接触良好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______Ω;若只闭合S、S1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导体GH间电阻为______Ω;若只闭合S与S2,为确保灯丝不被烧坏,滑片P向左移动距离x的变化范围______。
五、实验题
11.如图是某密度计的原理图,已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读数可精确到0.1V),AB间电阻为15Ω,且AB的总长度为15cm。物体M的重力为15N,体积为300。弹簧上端悬挂在固定位置,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不悬挂物体时,滑片位于A端;当悬挂物体M后,滑片位于距A端10cm的位置。。(测量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物体M始终浸没在液体中)
(1)逐渐向容器中加液体,从M的下表面与液体接触到M被浸没的过程,电流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此密度计的零刻度线与电压表的零刻度线______重合的。(选填“是”“不是”)
(3)当M被水浸没时,电压表示数为4.2V,则电源电压是______V。若电压表的示数是5.4V时,液体的密度为______。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的液体密度是______。
(4)若要增大此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A.减小的阻值
B.换用与M质量相同,体积更大的物体
C.减小电源电压
D.换用与M体积相同,质量更大的物体
1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发光二极管,其电路符号如图乙所示.
二极管的导电能性很特殊,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这很像自行车气流从打气筒流向车胎.小丽和小明认真查阅资料后,决定一起验证二极管的这一特殊导电性.
(1)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________(选填“a” 或“b”)端。
①当电源反接时(如图丙),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都____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
②当电源正接时(如图丁),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二极管也不发光,于是他们找来一电压表,接在c、d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为1.4 V,电路无断路情况,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也有示数,对此,他们猜想当电源正接时二极管导电性能与它两端的电压大小有关.他们认真完成实验,并将记录的部分数据填入下表中。
电压/V 1.4 1.5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电流/mA 0 0 2.0 4.0 12.0 22.0 32.0 42.0 52.0 60.0
(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选填“单”或“双”)向导电的特性。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用描点法在所给的坐标纸上作出这个二极管的U-I图像________。
(4)当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达到1.9 V后,二极管正常工作,从表格中收集到的数据以及U-I图像可以看出该二极管正常工作前后的导电情况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5)若电源电压为5 V,当电流表示数为12.0 m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
(6)使用发出两种色光的二极管,分别指示电动机正反两个转动方向,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现电动机转动方向是否符合需要.为此小丽和小明设计了符合需要的模拟电路。
实验步骤:
①接通开关,二极管a导通,发红光,电动机正转。
②调换电池组正、负极,接通开关,二极管b导通,发绿光,电动机反转。
请你根据小丽和小明的设计思路,在图己虚线框内画出二极管a的连接方式________。
六、计算题
13.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子秤装置,其中为定值电阻,是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电子秤托盘内放一薄壁容器(托盘的质量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容器的重力为,底面积为。往容器中加入的水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往容器中加入的水时,电压表的示数为。求:
(1)当往容器中加入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强;
(2)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3)往容器中加入的水后,再将一个体积为、底面积为的物体放入水中,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1.2倍,求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14.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0 为定值电阻,在压敏电阻上放有托盘,托盘上放有底面积为100 cm2,上端开口面积为75cm2 的100g 容器(不计托盘的质量),容器装有适量水,闭合开关,用轻质足够长的硬杆连接不吸水密度均匀的实心长方体,使其缓慢浸没于水中。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800Pa时,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力为F1,电压表示数为 6V;当硬杆的力为2.5N 时,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物体上表面距水面0.5cm,容器对电阻的压强相比未放入物体时变化了2750Pa(若溢出水,则溢出的水不会滞留在容器外壁和托盘中)。图乙是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图象。压敏电阻上表面的受力面积为20 cm2,其电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表。g取10N/kg,ρ水 = 1.0×103kg/m3。
F /N 8 9 10 11 12 17 18
/Ω 28 22 18 16 14 11 9
(1)求未放入物体时,容器中水的质量;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3)长方体所受的重力;
(4)若撤去硬杆上的力,长方体静止在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力为F2,电压表示数为4V。求该电路的电源电压。
七、双选题
15.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0、R2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均要发生变化。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阻 R0为1Ω B.电源电压为12V
C.R2的示数变化图线为b D.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最大为9Ω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规格相同的灯泡L1、L2均能发光时,它们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或并联。
AB.若两灯泡并联时,则电路中电流有两条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乙电表后分支,一支经灯泡L1回到电源的负极,一支经灯泡L2、丙电表回到电源的负极,则甲为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乙为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丙为电流表测L2支路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由知道,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干路电流是L2支路电流的两倍,由图中数据知道,乙的示数为1.2A,丙的示数为0.6A,则甲的示数为0.3V,乙的示数为0.6A,丙的示数为0.3A,则甲的示数为1.2V,通过L1、L2的电流均为0.3A。故AB错误;
CD.若两灯泡串联时,则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甲电表、灯泡L2、灯泡L1回到电源的负极,则甲为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乙为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丙为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两灯泡规格相同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知道,电源的电压是L2两端电压的2倍,即丙的示数是乙示数2倍,由图中数据知道,丙的示数为1.2V,乙的示数为0.6V,则甲的示数为0.3A,丙的示数为0.6V,乙的示数为0.3V,则甲的示数为1.2A,L1、L2两端的电压均为0.3V,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当有光照时R1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根据公式得R2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R1的电压变小,故根据乙图有光照时R1的电压为2V,无光照时R1的电压为4V,因为电源电压是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有光照时R2的电压为4V,无光照时R2的电压为2V,则有光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R1的电阻为
故A错误;
B.因为有光照时R2的电压为4V,无光照时R2的电压为2V,所以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每经过0.6s,有一个产品会经过计数装置,所以1h经过的产品个数为
故C错误;
D.无光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R1的电阻为
故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第一次只闭合开关S、S1,变阻器R与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第二次只闭合开关S、S2,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图乙是这两次实验过程绘制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图象,即滑动变阻器的U﹣I图象,由题知道,第一次只闭合开关S、S1,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当滑片移到b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0,其分得的电压为0(即电压表示数为0),所以图乙中直线为滑动变阻器与R0串联时的图象,曲线为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时的图象;
A.只闭合开关S、S1,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中只有R0,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为I大=0.6A,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最小为0.2A,由欧姆定律知道,电源电压为
U=I大R0=I小R0+4V
即
0.4A×R0=0.2A×R0+4V
解得R0=20Ω;电源电压
U=I大R0=0.4A×20Ω=8V
故A错误;
B.图乙中曲线为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时的图象,由图象知道,当电压表示数最小为3V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的额定电压
U额=U﹣UV小=8V﹣3V=5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额=0.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U额I额=5V×0.4A=2W
则小灯泡的参数为“5V 2W”,故B正确;
C.只闭合开关S、S2,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时,电流最大为0.4A,此时电压表示数U1=3V;此时灯泡两端电压
UL=U﹣U1=8V﹣3V=5V
则灯与变阻器的功率之比为
故C错误;
D.由于保证电路中所有元件都安全,最大范围内移动滑片P,由图乙知道,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6.4V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图知道,此时的电流为I滑=0.32A,由欧姆定律知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电阻
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4A,所以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4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小,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阻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7.5~20Ω,故D错误。
故选B。
4.A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1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根据图2读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电阻,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图2读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利用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
解:由图1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2可知I1=0.6A,
由I=可得,R1的电阻:
R1===5Ω,故A正确;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1=UI1=3V×0.6A=1.8W,故C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2可知,I2=0.2A,U2=2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10Ω,故B正确;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2=UI2=3V×0.2A=0.6W,故D正确.
故选ABD.
5.
【详解】
由题意知,两个定值电阻应串联连接,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其中一个定值电阻与器材P相连,形成一个滑动变阻器,且P向下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据欧姆定律知,此时电路的电流变大,而悬挂的物体越重,P越向下移动,再在电路中接入电源与开关即可,故电路设计如图:
6.
【详解】
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MN之间,只闭合开关S,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测BC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可得,黑盒子BC间的电阻
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MN之间,只闭合开关S,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可得,电源的电压
用导线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MN之间,黑匣子的电阻
由题意可知黑匣子里两个电阻,且BC间的电阻为3Ω;又将导线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MN之间,黑匣子的电阻为2Ω;故AB间的电阻与BC间的电阻并联时,他们的等效电阻为2Ω,又BC间的电阻为3Ω,由并联电阻规律可得
故AB间的电阻为6Ω。
综上可知,黑盒子BC间的电阻为3Ω,AB间的电阻为6Ω,用导线把AC连接起来后AB间电阻为2Ω,故AC间的电阻为9Ω,黑盒子内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7.20 9 0.36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定值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2]由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
由图乙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I=0.5A和灯泡的额定电流相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灯泡两端的电压UL=6V,此时R1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UL+U1=6V+3V=9V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1]滑动变阳器R2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最小,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min=0.3A,电压表的示数U2=6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R1两端的电压
灯泡两端的电压
灯泡L的最小实际功率
8.2400 0.20
【详解】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箱内水的深度为h=24cm,箱内水对底部的压强
[2]当A、B间绳子的拉力为4N时,A受到的浮力
A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
当B对底部压力刚好为0时,A、B整体漂浮,此时它们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A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
则水面上升的高度
绳子拉力为4N时,水深24cm,A浸入水中深度为6cm,则绳子的长度
当B对底部压力刚好为0时,水的深度为
将A向上提9cm时,水下降的高度
此时,水面下绳子长度
当绳子再向上提3.5cm时,水面深度不变,此时A提升的高度为
此时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还需要向上提升的高度为
设此过程中,水面下降的高度为,则有
解得
此时水深
由图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9.保护电路 0.72
【详解】
[1]若没有R0,当托盘中放物体时,P可能位于B端,此时容器发生短路现象,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故R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2] 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P位于A端,小筒浸入水中5cm,可知当托盘不放重物时所受的浮力为
现在托盘上放置质量为100g的物体时,小浮筒和物体所受的总重为
此时小筒所受的浮力为
小筒所受的浸入水的深度为
即小桶下降的高度和水面上升的高度之和为
设小桶下降的高度为h小,则根据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故大桶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故小桶下降的距离为
故滑片P也下降了8cm,电阻减小了8Ω,故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2Ω,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R0消耗的功率为
故R0消耗的功率为0.72W。
10.9 15 x≤9cm
【详解】
[1]由图乙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7V时的电流为0.3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泡的电阻为
R==9Ω
[2]只闭合S、S1时,R1与R2串联,由图丙可知当滑片在E处时电流最大为I最大=0.6A,所以电源电压
U电源=I最大R1=0.6A×10Ω=6V
由图象可知当滑片在H点时的电流为0.2A;R1两端的电压为
U1=I1R1=0.2A×10Ω=2V
滑片在H点时的电阻为
RH==20Ω
滑片P从H端移到E端时出现拐点,由图象可知
GH=15cm,FG=25cm-15cm=10cm
EF=35cm-25cm=10cm
中间一段电流无变化,故FG是铜导线,由图象可知,当滑片P位于F点时,电路中电流 I'=0.4A,则总电阻为
R总′==15Ω
则EF段电阻为
REF=R总′-R1=15Ω-10Ω=5Ω
EF导体每1cm的电阻为
=0.5Ω
GH导体的电阻
RGH=REH-REF=20Ω-5Ω=15Ω
[3]只闭合S、S1时灯泡与R2串联,当灯正常发光时灯两端电压为2.7V,所以滑动变阻器
U2=U-UL=6V-2.7V=3.3V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2==11Ω
而
REF=5Ω,RGH=15Ω
所以GH段接入电路电阻为
11Ω-5Ω=6Ω
未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为9Ω,由
GH=15cm
得到
RGH=15Ω
GH部分每1cm长电阻为1Ω,故
x≤9cm
11.不变 不是 12 2 5 D
【详解】
(1)[1]由图可知,变阻器的最大值与R0串联,电压表测量滑片与B之间电阻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当逐渐向容器中加液体时,从物体接触液体到浸没之前,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大,弹簧拉力变小,所以滑片向上移动,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根据,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滑片与B之间电阻变大,由U=IR可知滑片与B之间电阻分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2)[2]密度计的零刻度线是弹簧下挂M,M未浸入液体时,电压表的指针所在位置;不悬挂物体时,滑片位于A端,当悬挂物体M后,滑片位于距A端10cm的位置,AB间电阻为15Ω,且AB的总长度为15cm,此时电压表两端接入的为5cm的电阻线,电阻值是5Ω,当电路中有电流时,电压两端电压不为零,密度计的零刻度线与电压表零刻度线不重合。
(3)[3][4][5]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并且滑动变阻器总长度为15cm,每厘米的电阻为1Ω,当不悬挂物体时,滑片P恰好位于滑动变阻器A端,当悬挂物体后,滑片P恰好位于滑片位于距A端10cm的位置,故物体用15N的力,把滑片由A拉到距A端10cm的位置,即
当M被水浸没时,M排开水的体积
V排水=VM=300cm3=300×10-6m3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M所受浮力
F浮水=ρ水gV排水=1.0×103kg/m3×10N/kg×300×10-6m3=3N
弹簧伸长量减少
所以滑片P距B端的长度
LPB=15cm-10cm+2cm=7cm
由每厘米的电阻为1Ω可知
RPB=7cm×1Ω/cm=7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电流表安全,电路中总电阻
R总=R0+RAB=5Ω+15Ω=20Ω
电源电压
U=IR总=0.6A×20Ω=12V
若电压表的示数是5.4V时,滑片P与B端电阻
滑片P距B端的长度
滑片P距A端的长度
LAP2=15cm-9cm=6cm
M对弹簧的拉力
液体对M的浮力
F浮2=G-F2=15N-9N=6N
当M浸没在液体中,M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液=VM=300cm3=300×10-6m3
液体密度
保证物体A浸没的情况下,电压表的读数最大,上滑的阻值最大为RBP大=15Ω,此时弹簧对M的拉力为0,浮力
F浮大=G=15N
电压表的示数
U大=IRBP大=0.6A×15Ω=9V
液体密度
(4)[6]AC.物体M不变,M高度的变化相同时,液体密度变化情况相同,减小R0的阻值,电路中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但密度变化范围不变大,减小电源电压,电路中电流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密度的变化范围不变大,故AC不符合题意;
BD.要增大此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使AB全部为滑动范围,需要增大M对弹簧的拉力,换用换用与M质量相同,体积更大的物体,这样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浮力增大重力不变,减小了M对弹簧的拉力,换用与M体积相同,质量更大的物体,重力变大,这样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M对弹簧的拉力增大了,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无 单 正常工作前电阻大,正常工作后电阻小 250
【详解】
(1)[1]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所以在实验开始之前滑片要处于阻值最大处,故实验开始前,滑片要位于b端。
[2]电源反接时,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滑动变阻器,再经过二极管负极,因为二极管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故此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故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都无示数。
(2)[3]二极管接正向电流时,电路通路,而接反向电流时,电路短路,故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
(3)[4]将表格中数据所对应的坐标描在坐标系中,再用线将点连起来如图所示:
(4)[5]由图可知,正常工作后,二极管的电阻减小,即正常工作后导电性良好,正常工作前导电性能差,故正常工作前电阻大,正常工作后电阻小。
(5)[6]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2.0mA时,由表格可知:发光二极管两端电压为2V
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6)[7]当a二极管导通时,b二极管应该是断开的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13.(1)300Pa;(2)9V,6Ω;(3)1V或0.53V
【详解】
解:(1)当往容器中加入4N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力
托盘受到的压强
(2)往容器中加入4N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力,由图乙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大小,此时电压表的示数,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
……①
往容器中加入16N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力
由图乙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大小,此时电压表的示数,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
……②
结合①②可得
,
(3)若物体A放入水中后漂浮,则A所受的浮力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因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1.2倍,所以
解得
物体A的密度
符合题意,此时容器对托盘的压力
由图乙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大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即
解得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若物体A在水中浸没,则排开水的体积
16N水的体积
则容器内水的深度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因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1.2倍,所以
解得
物体A的密度
符合题意,此时容器对托盘的压力
由图乙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大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即
解得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因此,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或0.53V。
答:(1)当往容器中加入4N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强为300Pa;
(2)电源电压为9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6Ω;
(3)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或0.53V。
14.(1)800g;(2)1300 Pa;(3)11N或6N;(4)12V或48V
【详解】
(1)未放入物体时,由乙图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800Pa,容器底面积100 cm2,则水对容器底压力,由得
由甲图可知,未放入物体时,水面未达到上端窄口,所以水对容器底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
则,容器中水的质量
(2)容器中水的体积,由得
由乙图可知,当长方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时,水对容器底压强是,此时水面刚好到达窄口处,此时水深,由得
容器下端长度
则容器下端容积
则长方体浸入水中体积
则长方体横截面积
由乙图可知,当长方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由增加到时,此时水面上升到容器上端且达到顶端开口处。该过程中,长方体下降,长方体该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容器上端水上升的体积,即
则
则
则
所以,容器上端水的高度
长方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时,此时水深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则
(3)容器质量是100g,则容器重
容器内水重
未放入长方体时,托盘质量不计,把容器和水看作整体,容器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此时容器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则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力的大小
则此时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强
放入长方体后,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物体上表面距水面,此时水深,则长方体高度
长方体体积
水的体积
长方体和水的总体积
容器上端容积
容器的总容积
因为长方体浸没后,长方体和水的总体积大于容器的总容积,即
所以,长方体浸没后,水溢出,则溢出水的体积
则溢出的水的质量,由得
溢出的水重
①设硬杆的力为竖直向上的拉力,长方体浸没后,水溢出,长方体静止在容器底部,因为溢出的水不会滞留在容器外壁和托盘中,把容器、水和长方体看作整体,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此时容器对电阻的压强相比未放入物体时变化了2750Pa,若压强减小了2750Pa,则对压敏电阻的压力,由得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长方体重
通过计算可知,该长方体重为零不符合实际,所以此时容器对电阻的压强相比未放入物体时一定是增大了2750Pa,所以此时对压敏电阻的压力,由得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长方体重
②设硬杆的力为竖直向下的压力,长方体浸没后,水溢出,长方体静止在容器底部,因为溢出的水不会滞留在容器外壁和托盘中,把容器、水和长方体看作整体,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压力,此时容器对电阻的压强相比未放入物体时变化了2750Pa,若压强减小了2750Pa,则对压敏电阻的压力,由①可知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此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长方体重
通过计算可知,该长方体重为-5N,不符合实际,所以此时容器对电阻的压强相比未放入物体时一定是增大了2750Pa,所以此时对压敏电阻的压力,由①可知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长方体重
综上,由①②求得长方体重为11N或6N。
(4)长方体未放入水中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平衡力条件,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力
由电路图可知,与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电压,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此时
其两端电压,,此时串联电路电流
则电源电压
③
撤去硬杆上的力,长方体在水中静止,若浸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则受到的浮力
若,则
根据沉浮条件可知,长方体沉底。容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根据平衡力条件,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力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此时
其两端电压,此时串联电路电流
则电源电压
④
将③④联立,解得
,
若,长方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则
根据沉浮条件可知,长方体在水中漂浮,此时容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根据平衡力条件,容器受到的支持力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容器对压敏电阻的压力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此时
其两端电压,此时串联电路电流
则电源电压
⑤
将③⑤联立,解得
,
综上,电源电压为12V或48V。
答:(1)未放入物体时,容器中水的质量是800g;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是1300Pa;
(3)长方体所受的重力是6N或11N;
(4)电路的电源电压是12V或48V。
15.BD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1、电阻R2、电阻R0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V1测量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AB.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有电源的电压:
当滑片P移至最左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两电压表都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示数都为4V,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4A,电源的电压为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R0=2Ω,U=12V,故A错误,B正确;
C.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1连入的电阻变小,从而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R2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变小,据此判断:图像中上半部分b为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下半部分a为电压表V2示数变化图线,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当R1和R2两端的电压为10V时,R2两端的电压为1V,电路中的电流为1A,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
故D正确。
故选BD。
试卷第2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