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肯塔基故乡》
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版本: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 第十二册 第八单元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对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感知歌曲的乐句并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变化与重复。
三、能够初步了解美国作曲家福斯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以及掌握弱起小节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老师带学生一起复习四年级学过的歌曲《哦,苏珊娜》,在熟悉而优美的歌声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介绍作曲家福斯特,导入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
三、新课教学:
1、听歌曲,说感受
初听歌曲,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歌词里的内容。
2、听一听,动一动
再次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四拍子的律动。(我会在教学中提示学生做,四拍子最基本的律动方法。)
3、听一听、找一找
请同学找出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并做讲解
4、读歌词、唱旋律
(1)教学生划4拍子,边划拍,边读歌词,
(2)分两段视谱(主歌与副歌),视谱让学生跟琴模唱方式进行。在模唱旋律的同时,让学生找出相同和相似的乐句,辨出旋律中的变化与重复。
5、析歌曲、齐演唱
(1)完整演唱全曲,注意歌曲中切分节奏、休止符以及弱起小节的地方。
(2)介绍作曲家福斯特以及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的创作背景,感受作曲家对美国黑人的同情以及歌曲中真挚纯朴又感伤的情绪。
(3)再次演唱歌曲,主歌分小组唱,副歌全班一起唱。
6、欣赏歌曲,辩一辩
拓展练习,请同学欣赏不同版本的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同学说说不同的音色、演唱形式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作曲家福斯特著名的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并且了解了当时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的时代,生活在美国黑人们悲惨的命运。今天的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学习,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这都是由过去革命先烈和像福斯特这样伟大的人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的世界。
本课反思:歌曲很长,完整唱一次,需要很多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40分钟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开始要像讲故事一样,把学生的思路,带入课堂。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通过听听、读读、划划、唱唱,循序渐进的把歌曲学会,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做一次歌曲的升华,给学生讲一些感恩、同情、珍惜的话题。让学生明白一首好的歌曲,不是作曲家明白无故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身感受和对不幸人们的同情以及作曲家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而写出一首首优秀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