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 人音版 -1 《花非花》 音乐教案(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 人音版 -1 《花非花》 音乐教案(一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15 19: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非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及对作品的处理
教学目的:
1 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软”表达。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发声训练
感受歌曲旋律,导入歌曲。
聆听歌曲范唱。
1、听录音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意境?
2、作品简析
学生朗读歌词,朗读后,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可抓住歌词中“花非花”、“ 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师:那你觉得这首诗说了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这首曲子花非花、雾非雾就是给人一种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捉摸不定的感觉。人世间一些美好的的事物就如同“春梦”与“朝霞”般一去不复返,难持长久,带着这种伤感的情绪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了的美好人事物的惋惜之情。同学们,你们现在可能还无法很深层次的了解诗人在作这首诗时的感情,但是今天我们可以依托黄自先生的旋律去感受作曲家对这首诗理解和感受。
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
1、哼唱旋律
边唱边利用纱巾来感受旋律的线条美。考虑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教师可适当降低音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音乐不仅可以听,而且还可触摸。你们有没有触摸过音乐?
师:拿出你们口袋里的纱巾,你觉得用怎样的触摸的方式可以感受到这首音乐传递给你的情感。
学生自己试着触摸,教师巡视,随机模仿学生的触摸方式。
师:为什么要用这么轻柔的方式呢?
师: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情感是内在的、含蓄的、有控制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有控制的表达这种含蓄的情感。(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控制的。)两遍。
2、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
师:带着这种有控制的情感,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3、演唱唱旋律
师:让我们带着音乐的感觉一起来唱曲谱。(生齐唱一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这首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也唱了这首
歌的曲谱,你能不能找一找在音乐中的几个关键音高,让这首音乐有一种推动的感觉,找一找哪里有大跳,有几个大跳。(生回答)
师:这三个大跳让整个音乐有了大跳的感觉。它是单一的张扬吗,不是的,它还是在整首曲子中非常有控制的情感之中的,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有气息的支撑,我们来把这三个大跳唱一下。(教师带唱)
可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4.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歌曲的录音轻声的哼唱歌曲。
在学唱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可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跟录音,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
根据教学提示的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这首歌曲,可以个人独唱也可以小组唱,先自行练习,然后来演唱。(学生自由练习)
五、小结
这首歌曲很非常地优美,同学们可以利用时间和同学组成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演唱歌曲,体会体会作曲家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