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音乐要素节奏、音高、速度在学习生活中的展现。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被誉为“草原骄子”。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洁白的蒙古包
马奶茶
献哈达
手扒肉
成 吉 思 汗 陵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骑马、射箭、摔跤被称为“男儿三艺”。
筷子舞
顶碗舞
蒙古人有三件宝:
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马头琴
(胡兀儿、胡琴 )
“草原珍宝,
牧人的伴侣”
蒙古族——《辽阔的草原》
歌曲的节奏具有自由、舒缓、漫长的特点,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给人以气息宽广、颇具草原气息。
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这首歌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金牌。
宝音——富贵
腾格尔——天空
巴特尔——英雄
德德玛 ——女神
乌日娜 ——巧女
斯琴(聪明)高娃(美丽)
斯琴格日乐(光明)
寓意丰富的蒙古族名字
演唱实践
长调民歌特点:
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其特点:旋律悠长宽广,起伏较大 ,节奏自由,具有浓郁的抒咏特色和草原气息。一般来说,牧歌、赞歌、思乡歌等多属此类。
嘎达梅林 短调民歌
1=F 4/4
嘎 达 梅 林
短调特点:
结构较规整紧凑,节奏整齐,句副较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特征。狩猎歌、叙事歌以及一部分带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婚礼歌是短调。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人口600万人的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藏族草原辽阔,水草肥美。藏族的先民很早就繁衍生息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地区。
藏族的风俗民情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 的石壁之上。
藏族民风民俗
(1)、献哈达
(2)、糌粑、青稞酒、酥油茶
(3)、牛肉、羊肉、奶制品
(4)、帐房、碉房
(5)、藏族服饰、晒佛节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一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这些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果谐(锅庄)
弦子
囊玛
扎木聂(扎年、六弦琴)
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藏族音乐分类
酒歌是西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敬酒时唱的歌。还经常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属于风俗歌。
藏族歌曲
这首歌又名《年轻的朋友》,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藏族酒歌。全歌为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不规整的长短乐句组成,五声调式。曲调清新、质朴、流畅,具有浓厚的藏族民歌韵味。
藏族民歌特点
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 “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西藏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扎西德勒是藏族人表示欢迎、祝福吉祥的话,一般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乌金体
王洛宾改编的《达坂城的姑娘》 又名(马车夫之歌)。
“王洛宾”,著名的民歌传播者,一生搜集整理许多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
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
风格: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跳跃,音乐色彩强,节奏明快舞蹈性强。
歌舞时常用手鼓、都它尔、和热瓦普伴奏。
基本节奏型:2/4拍
咚 ×× ×× | 咚咚 × |
手鼓(达甫)
都它尔
热瓦甫
咚 ×× ×× | 咚咚 × |
咚 ×× ×× | 咚咚 × |
2/4
维吾尔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种植棉花、葡萄和园艺生产,主要节日“古尔邦节”。“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
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总人口达987万人(2009年),维吾尔是什么意思?
新疆维吾尔的民风民俗有:
(1)、馕、抓饭、烤包子
(2)、烤羊肉串、烤全羊
(3)、葡萄干、哈蜜瓜
(4)、长辫子、八字胡
(5)、天山雪莲
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主要有《顶碗舞》、《赛乃姆》、《木卡姆》,常举行“麦西来甫”。
“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他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独特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音乐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舞蹈性极强。
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影响等。
整理归纳:
民族 民歌
乐器
节日 歌舞
蒙古族
藏族
新疆维吾尔族
长调
短调
酒歌
牡丹汗
马头琴
扎木聂
都它尔热瓦甫手鼓
那达慕
晒佛节
古尔
邦节
安 代
筷子舞
锅 庄
囊 玛
木卡姆赛乃姆
探讨与思 考:
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
3.社会生活与民族性格
课后拓展:
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更多少数
民族人文、地理、风俗、音乐等
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