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4 17: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导学案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主梳理】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①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②经济—— 经济活跃, 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③思想——八股取士,因循死板;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2、主要思想
①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否认 是万世至论。
②批判程朱理学,揭露道学家的虚伪,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是“ ”,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③利用阴阳理论提出“ ”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进而摇撼了“ ”的理论基础。
3、影响
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1)出现的背景
①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②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提倡 ,开创了 。
(2)代表人物是 、 、
(3)主要主张
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
(3)影响
①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③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合作探究一】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为何明清之际在思想领域出现这股进步思潮呢
【合作探究二】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合作探究三】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概括儒学的发展历程
【知识体系】
【学习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明代晚期对程朱理学大加鞭鞑的“异端”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4.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世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焚书》 B.《明夷待访录》
C.《天下郡国利弊书》 D.《天工开物》
5.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主张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主张“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B.主张“工商皆本”
C.主张社会改革 D.主张土地分等,按等征赋
6.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观念
C.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D.反对君主政体
7.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爱国主义思想的人物是
A.王夫之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8.《明夷待访录》载:“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符),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其尊皆天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古者天下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两段材料对君主统治的看法有何不同?导致两者看法不同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
(2)中国古代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批判地继承,是我们对待古代思想遗产的正确态度。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观点,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第5课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一】
(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政治因素: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农抑商政策,专制统治腐化。封建统治危机,人民起义。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因循死板,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合作探究二】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合作探究三】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的礼教为主。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学习检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C B D C B
9.(1)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认识出发,主张人民要绝对服从君主专制统治,而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统治极端腐败,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统治。
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必须加强思想统一,所以,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发挥,以其“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为君主专制统治制造理论根据。
明末清初,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不少知识分子萌生了反封建专制、带民主色彩的新思想,黄宗羲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2) 董仲舒的思想尽管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他力图以思想的大一统来维护国家的大一统,这对今天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进行激烈批判,其思想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对当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背景 ①政治②经济③思想
异端思想家李贽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思想①②③
影响
经世致用思想:背景、内容、影响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内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