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4、小鹿的玫瑰花 读书要求:
1、精神饱满地读 —— 坐端正读
2、认认真真地读 —— 用心读
3、圈圈点点地读 —— 圈出生字,划记难句,反复读小鹿喜欢玫瑰花,因为:① 他常常去松土、浇水。② 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回答:1、玫瑰花哪儿去了?2、才过了一个月,怎么就没有花了呢?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养伤。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花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花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直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手留余香。赠人玫瑰,谢谢指导!再见!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语文学科
2、年级:小学二年级
3、所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一单元第四课
5、学时数:35分钟(第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骨、瘸、”等8个生字,会写“弟、谢”等12个生字。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会用课后词语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小鹿的心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
2、内容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第四册第4课,是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种了一丛的玫瑰,还常常去松土、浇水,十分用心,也很辛苦。他非常珍爱自己种的玫瑰,天天盼望着玫瑰花开。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时,小鹿却跌伤了脚,他为自己没能看到玫瑰花开而感到惋惜。但当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小鹿和鹿弟弟都高兴地笑了,认为“玫瑰没有白栽”。课文就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较深层面含义的思考。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情趣。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学习方法比较缺乏,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得不够,需要授课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4、设计思路:
(1)现代教学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文本,认识文本和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设置情境,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小鹿的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这堂课的所追求的教学效果。
(2)从文本中鹿弟弟的两句话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朗读成为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春天到了,草绿了,花开了。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的花吗?
2、师:你们最喜欢什么花呀?
3、小鹿和同学们一样,也喜欢春天的花,尤其是玫瑰花。
生:喜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相机板书:花
教师相机板书:玫瑰
4、谁会读这个词语?
5、师:听说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鹿的玫瑰花吧!看看小鹿和玫瑰花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指名读词
边读边完整板书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在读书钱老师有个小要求:①精神饱满地读——坐端正读;②认认真真地读——用心读;③圈圈点点地读——圈出生字,划记难句,反复读。
2、学习生字词
师:大家读的真认真,老师决定和你们一起做个“玫瑰花开”的游戏
学生按要求自由读书
学生做游戏识字词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黑板上贴有“我会认”的生字词,学生认读正确后,“花骨朵儿”会在花丛中开放,教师同时相机正音,强调“花骨朵儿”的读音及意思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师:刚刚大家那么认真地读了课文,谁能告诉我,小鹿喜欢玫瑰花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鹿喜欢玫瑰花呢?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课文的1、2自然段,在这两段里找找看,用笔画下来。
师:能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从小鹿“栽花”“常常松土浇花”“数花”这样一些举动中体会出小鹿对玫瑰花的喜爱之情。那你能读出这样的感情吗?
师:同学们请想象一下,当喜爱玫瑰花的小鹿开到了盛开的鲜艳的玫瑰花时,他会怎么做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师:可惜的是,玫瑰花开了,小鹿却跌伤了脚,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当他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时,啊,他看到了生么?
师:咱们一起读读。读了这句话,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小问号吗?
师:这两个同学真会提问题!你能通过读书找到答案吗?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花到哪去了?
师:才过了一个月,怎么就没有玫瑰花了呢?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连小小的省略号也没有放过。是呀,小鹿病了不止一个月,也许是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是更久,总之他是没有见到盛开的玫瑰花。如果你是小鹿,你会感觉怎么样呢?
教师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师:66只难过的小鹿。是啊,辛辛苦苦种了玫瑰,却没有看到花开,真可惜。瞧,鹿弟弟也在替哥哥惋惜呢。谁能有感情地读出鹿弟弟的话?
3、学习第5~8自然段。
师:小鹿的玫瑰花白栽了吗?
你们说没白栽,可老师觉得他就是白栽了呀!我还有自己的理由呢,因为小鹿既没有看到花的美,也没有闻到花的香,甚至连玫瑰花是什么颜色的都不知道,所以我说小鹿的玫瑰花是白栽了。想说服老师吗?赶快到第5~8自然段里找找理由吧!
4、教师总结:小鹿虽然没看到玫瑰,可他栽的玫瑰却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所以,小鹿的玫瑰花----------,他栽下的不仅仅是玫瑰,还栽下了爱和友谊,就让小鹿的玫瑰花永远栽在我们心田吧!
生:喜欢。
从1、2自然段中画出描写小鹿喜爱玫瑰花的句子。
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有感情地练读第1、2自然段。
学生想象,交流汇报。
指名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生合作读书。
学生思考,指两名学生交流汇报。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难过、伤心、不高兴……
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读,师生合作读。
指名读,竞赛挑战读。
学生自由讨论。
再次读文,找到“没白栽”的依据。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各组结论。
课件出示:
①他常常去松土、浇水。
②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一共三十二朵,他们高兴极了。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整理后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理解省略号的用途及意义。
课件出示鹿弟弟说的话。
教师补充板书
四、再次读文,升华感情
学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4 小鹿的玫瑰花
没看到 可好看了!
(快乐 幸福)
惋 惜 可香了!
没有白栽! (快乐 幸福)
四、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我在学生自由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围绕“泡泡”中“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读感知。然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鹿弟弟的话,读读这两句话,想想你会提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说:“鹿弟弟为什么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可后来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小鹿对玫瑰的精心栽种和喜爱。让学生画出相关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从“常常、松土、浇水”体会到了小鹿种花的辛苦,从“数了数、高兴”体会小鹿对玫瑰的喜爱和憧憬。接着让学生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小鹿把脚跌伤后在家养病时,会想些什么呢?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小鹿看不到玫瑰的失望和惋惜的心情。接着,请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后面课文,重点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朗读体会,说说:为什么黄莺看到这些玫瑰就想唱歌?为什么别人都夸微风是玫瑰香风?并进行说话训练,微风来到了什么地方,别人是如何夸他的?充分感受到玫瑰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欣赏到了小鹿的玫瑰花?答案丰富多彩:小狗跑过来了,他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玫瑰花,真是太香了!我每天都过来闻一闻呢!;蜜蜂飞过来说:小鹿,你家的玫瑰可香了,我和伙伴到这儿采蜜回家后身上都带着香味呢!;小白兔说:“小鹿,你家的玫瑰可漂亮啦,我还在这儿拍了张照片呢!”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小鹿听了伙伴的话后,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高兴了?学生知道了是因为他栽的玫瑰给森林里的动物带来了快乐,虽然他自己没有看到自己的玫瑰花,但别人都欣赏到了,都很高兴,很快乐,小鹿也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快乐,因此他的玫瑰没有白栽。接着在朗读中领悟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