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教育2班
康宇
板书
设计
教学
过程
教法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材
分析
菱形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 标
1、重点 菱形的性质、定 义及其应用
2、 难点 经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得到菱形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因为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通过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类比,促进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学习.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变化和提高,自学能力较强,通过类比学习加快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教学为主,以讲练结合法为辅展开教学。
四、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得出定义
2、手脑并用,揭示内涵
3、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4、回顾反思,加深理解
5、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温故知新,得出定义
你得出怎样的结果?
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定义——
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手脑并用,揭示内涵
A
B
C
D
菱形的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性质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小试牛刀
3.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
2.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_______.
60度
3cm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 )
A.10cm B.7cm C. 5cm D.4cm
C
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
有同学是这样做的: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即可.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4.回顾反思,加深理解
总结
边
角
对角线
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菱形的邻角互补
菱形的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A
B
C
D
例1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 ∠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 )
5.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必做题
选做题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cm,∠BAD=2 ∠A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
习题1,2
§4.3 菱形
一、菱形的概念:
二、菱形的性质:
三、练习
学生活动区域
五、板书设计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