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集光器
通光孔
压片夹
反光镜
底座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倾斜关节
(一)显微镜的构造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
(2)镜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这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螺旋圆孔,为安装物镜的部位,当旋动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以通过光线。两旁装有压片夹,可固定玻片标本。
(7)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细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使用粗调焦螺旋;用高倍物镜观察时,用细调焦螺旋。
(8)聚光器:以调节光线。
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括反光镜和聚光器。
1.目镜:
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规格:5倍、10倍、16倍和40倍
2.物镜:
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规格:10倍和40倍
特别说明:
放大倍数和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低倍镜:放大倍数小,凹度小,直径大,通光量多,视野亮;
高倍镜:和低倍镜正好相反
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
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如图6-4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反光镜(反射镜):是个圆形的两面镜。一面是平面镜,能反光;另一面是凹面镜,兼有反光和汇集光线的作用,可选择使用,反光镜具有能转动的关节,可作各种方向的翻转,面向光源,能将光线反射在聚光器上。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5厘米的距离)。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观察
4.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6.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7、换高倍物镜: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如果换高倍物镜后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光圈或聚光器,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
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安放位置,
显微镜应安放在离桌边缘5 cm、镜筒向前,并讲清显微镜位置稍靠左侧的道理(两眼同时睁开观察,眼不易疲劳,便于绘图。)
(2)对光根据光线的强弱来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用低倍镜进行对光,把低倍镜位置放低;在转动转换器时,物镜到位,光圈调节好,视野光线均匀、明亮.
(3)正确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 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小,镜头易损坏,,并且把光圈开大。 (4)重视准焦螺旋的使用 在使用高倍物镜时,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避免物镜损坏、装片压烂。 (5)不是倍数越大,越清晰 如果目镜倍数过大,得到的放大虚像则很不清晰。在低倍镜下能看清楚的物像,不必用高倍镜观察。
说出结构名称
2、使用显微镜时:
(1)向________旋转 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向 旋转 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
(2)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 , 手握镜臂。
镜座
右
细
粗
后
前
3 要改变视野的明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如要最亮,应怎样调节?
反光镜和遮光器
如要使视野最亮,可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并且遮光器的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4、慢慢移动载玻片,可发现目镜中的物象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原物的————(正像、倒像)。
相反
倒像
5.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看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
物镜会下降
应注意物镜
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牙签;清水,生理盐水,红墨水,亚甲基蓝溶液,洋葱鳞片,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人口腔细胞永久装片
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
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
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的影响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用什么工具展平?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
为什么要加染色剂?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吸引染液的方法是什么
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擦 滴 取 展 盖 染 吸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
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
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的影响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吸引染液的方法是什么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有黑色圆圈等
视野中无关斑或视野太暗等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进行实验
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后,重新制作装片
未加滴红墨水
在老师帮助下,加滴红墨水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强、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准焦螺旋调节过快)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