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细胞(显微镜使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细胞(显微镜使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9-24 20: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目 镜
物 镜
反光镜
镜 筒
镜 臂
镜 座
载物台
粗准焦
螺旋
细准焦
螺旋
通光孔
物镜转换器
遮光器
压片夹
倾斜关节
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透镜大小
10x
12.5x




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口率
镜筒长度
盖玻片厚度



数 镜


度 透



10x
40x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1安放: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2对光: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集光器(最大),左眼看调节反光镜—>合适亮度
3放片:载玻片、通光孔
4调焦:1、眼盯物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靠近载玻片;2、左眼看,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上升,再用细准焦螺旋。
5观察
二、显微镜的使用
镜头倍数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低倍镜 亮 小 多
高倍镜 暗 大 少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一、成像特点:经物镜、目镜放大后得到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练习1:“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C
二、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左下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2.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标本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
B
3、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D
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盘换成高倍镜→适当增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四、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4、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要把甲图变为乙图,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1) 转动粗准焦螺旋
(2)转动细准焦螺旋
(3)向左上移动装片
(4)向右下移动装片
(5)调节光圈
(6)转动转换器
3.6.5.2
五、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1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5、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装片,黑点不动,换用高倍镜后仍然存在,则黑点可能在 。
目镜上
显微镜使用 歌诀
取镜对光放调观
右手握臂左托座
左观右记配合佳
回收物镜不对孔
转转低倍两厘米
再转遮光调光圈
转动反光找亮野
先粗后细调焦旋
尽量接近载物台
注意物镜不碰它
(1)观察对象的放大倍数跟什么因素有关?放大率跟观察的物象有什么联系?
(4)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
(3)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
(2)分别将玻片向上、向左移动,观察所看到的物象向哪个方向移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
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擦 滴 取 展 盖 染 吸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
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
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的影响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吸引染液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