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开国大典》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找出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
A.依恋(liàn) 哺育(bǔ) 收敛(liǎn) 悄然无声(qiǎo)
B.诺言(nuò) 堤(dī)岸 凌晨(línɡ) 系(jì)着绳子
C.歼灭(jiān) 明晃晃(huǎnɡ) 拘束(shù) 蒙(ménɡ)骗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句中的“一齐”说明了( )
A.人们对领袖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热爱
B.人们的自觉性很高
3.“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句中的“直奔”表达了( )
A.人们强烈的感情
B.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心情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恩来拿着电报兴冲冲地走入,叫声“主席”推开门。
B.这一队进城去打毛主席秋风的人马就从湖南的乡下出发了。
C.一块顶天立地的标语牌,大书“毛主席万岁”,几乎有三层楼那么高。
D.旁边的几张桌子上人们有吃有喝,十分热闹,有一个年轻人臂上有“南下工作团”臂章。
5.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股‘红流’”指的是两支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B.“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表面上指群众的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乃至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6.下面句子中,下划线词用得不当的一组是( )
A.科学家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
B.山上巨石挺立,摇摇欲坠,使人望而生畏。
C.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D.丁字形的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二、填空题
7.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________:预先决定或制定。
________:恭敬、庄严地立着。
________:恭敬地看。
________________: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8.根据课文《开国大典》的内容填空。
(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________举行典礼。毛泽东主席宣布:“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①_________;②升国旗;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群众游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______________》,国旗是_________。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旗帜 一(____)掌声 一(____)礼花 一(____)宫灯
一(____)画像 一(____)坦克 一(____)书信 一(____)宝库
一(____)兰花 一(____)绿洲 一(____)大炮 一(____)范文
10.查字典填空。
(1)“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3)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4)毛主席 电钮 电动 旗杆 按动 的 亲自 连通(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
12.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德育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树民族自信)
为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老师拟写了上联:迎祖国七十华诞。请你结合教材中“长城”这一专题的学习感受,对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
(2)(学身边楷模)
你推荐晓峰同学担任“学身边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晓峰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你鼓励晓峰说:__________________
(3)(抒奋进豪情)
采访后,你班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有两处语病的表述:通过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
你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原文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跳蚤书市》这一天到来了,同学们高兴地欢呼起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换书的场面了,哪天阳光灿烂,每个同学脸上都带上微笑。他们忙得可开心了:有的手上拿着,有的胳膊下夹着,有的嘴里不停地叫着快来换好书唠!错过就没机会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开国大典》片段,完成练习。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 奋斗)的声音,曾经(鼓励 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战斗 奋斗)。接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跃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欢呼)起来。
14.用横线画出选文内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15.“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6.“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这不仅说明了喜讯传播的范围_____________,还说明消息传播的速度______________。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__________,国歌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国歌的词作者_____________,曲作者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赡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8.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19.文中“站起来”指的是________,“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________的心情。
20.文中两个“一齐”可以删去其中一个吗?为什么?
________
课外阅读。
歌声(节选)
①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②回想从冼星海同志指挥的《生产大合唱》开始吧。那是一九三九年夏初一个晚上,在延安城北门外西山脚下的坪坝上。煤气灯照得通亮。以煤气灯为中心,聚集了上万的人。印象中仿佛都是青年人。少数中年以上的人也是青年人的心情,青年人的襟怀和气魄。会场上那些男的、女的,都一律穿着灰布军装,朴素整洁,打扮得都那样漂亮。大家说说笑笑,熙熙攘攘,像欢度快乐的节日一样。是的,正是欢乐的节日,是第一个五四青年节。合唱开始,大概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
③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歌声: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复,一直辐散到遥远的地方。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
21.短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__________的情景,突出了延安歌声的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延安歌声的眷恋之情。
22.第②段中加点词“熙熙攘攘”在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
23.第②段和第③段分别描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场面,共同突出了人________的特点。其中,第②段特别描写了人们的穿着和心情,突出了场面的________气氛;第③段特别描写了冼星海的指挥和歌声的悠扬、淳朴。两个场面结合,表现了延安歌声是_______________的歌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五、书面表达
24.百字练笔
请你模仿《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写一个学校升旗仪式的场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A
6.B
7.预定 肃立 瞻仰 排山倒海
8.1949 10 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进行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阅兵式的盛况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9.面 阵 种 盏 幅 辆 封 座 盆 片 门 篇
10.广 4 X xù 顺序 刂 9 F fù 副业
1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这座山上奇石甚多,姿态各异,有的像顽皮的猴子,有的像驼背的老人,千姿百态,令人惊叹。 部队进场。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
12.谱神州一部诗篇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你的学识和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都很认可你。你要相信自己,尽力去做,你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这次活动的 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坚定了我报效祖国的志向。
13.“生活”改为“活动”;“跳蚤书市”用引号;“哪”改为“那”;“带上”改为“带着”;“不停叫着”后加上冒号;“快来换好书唠!错过就没机会了。”加引号。
14.战斗 鼓舞 奋斗 欢呼 欢跃
15.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6. 广 快
17. 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聂耳
18. 升国旗 鸣礼炮
19. 中国人民从此自己当家作主了 群众无比激动和自豪
20.不可以删去。因为两个“一齐”说明三十万人的动作完全一致,突出了当时气氛的庄重严肃。
21.一个夏初的晚上听《生产大合唱》
22.会场人多热闹
23. 合唱前 合唱时 多 欢乐热闹 极为广泛的群众
24.范文:星期一,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老师和同学们的神情特别庄重。全体同学身穿校服,胸前飘着红领巾。当国歌奏响之时,所有同学一齐肃立,一齐敬队礼。接下来是师生在国旗下的演讲。我从他们的演讲中明白了深刻的道理、做人的准则、处世的礼仪。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