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女娲补天》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女娲补天》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7 15: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导学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故事。
2.学习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
3.通过读文,让学生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重点】
通过朗读、想象,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
【学习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顽强的精神和无私的高尚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总结批注方法
1.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女娲为了救孩子们做了些什么
2 .总结批注方法:当我们读完一段话后,要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或短句概括,写在相应段落旁边,这是做批注的一种方法,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
法。
(二)精读3~5自然段,想象补白,感受女娲精神
1.人们暂时安全了,但天上的大窟窿仍然在喷火,为了孩子们,女娲依然做出一个决定——读: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你们也读读看,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勇敢也好,坚定也好,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补天绝非易事,女娲能克服困难补好天吗 (学习提示:①默读3、4自然段,想想女娲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 ②画出重要的词
句,尝试做批注。根据提示自学)
4.交流体会,感受人物宝贵品质,
女娲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找石难 抠词品句,情感朗读“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A.从“几天几夜”谈体会
B.看图片想象,深人体会“找石难”。
第一天,女娲来到危险的沼泽边,她小心翼翼地
第二天,她鼓足勇气女娲来到高高的山崖边,
第三天,女娲
第四天
c.读:再难,我也不能放弃——
为了孩子们,再苦再累我也不怕——
再坚持一下,我一定能找齐一生
于是,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从“找哇找哇,终于”体会找石的不易。
5.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吗 还有哪个词体现找石不易。
6.据说女娲补天一共用了三万五千六百块五彩石呢!从你们的脸上老师看到了惊讶,敬佩!让我们一起读,读出对女娲的敬意。
7. 补天过程中女娲还遇到什么困难
出示句子“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学生抓住“五天五夜”说体会
8.找石难,炼石难,女娲克服困难的法宝是什么
9.课文用什么方法描写女娲补天的 (圈画动词,做一做、读一读)从女娲补天的动作中感受到什么
多么神奇啊!故事到这里似乎意犹未尽,我们能给故事想象一个结尾吗
课外阅读
月迹(节选)
贾平凹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
(  )你愿意,它(  )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选自《童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    柔和﹣﹣    光辉﹣﹣   
(2)“无边无际”形容   ,仿写这样ABAC结构的词语   、   、   。
(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A.只要……就……
B.如果……就……
C.只有……才……
(4)为什么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5)文章最后一句很美,请你写一个同样精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