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倒立技术与游戏:贴人追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在强调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本课力求流畅、灵活、紧凑,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同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
二、教学背景分析:
肩肘倒立,属于一个平衡类技巧项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体会身体倒置的体位感觉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怎样把髋伸起来和控制住身体平衡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与感知的,当然也是这堂课的目的。本次课是肩肘倒立的第一次课,主教材肩肘倒立,它是在以前各种滚动、滚翻基础上进行的静力性为主的练习,它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觉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延伸。
七年级学生由于其身心特点,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希望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在生理上,本年级学生身体大多数刚刚进入到生长发育期,这个时期是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最佳时期。
本课主要以学生自主练习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共同完成。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采用教师语言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引入到本课的学习要求中去,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运动技能目标: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夹肘、展髋技术。(中重点)
2、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提高灵敏素质。(难点)
3、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和自信。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 案
年级 初一
教材内容:学习肩肘倒立技术;游戏:贴人追跑
课的任务:1、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技术。 2、发展学生肩带、手臂及腹背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定向能力及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不断地追求完美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
部分 课的内容 次数 时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一、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二、宣布本课内容 前滚翻直腿坐——肩肘倒立 三、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2、反口令练习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腹背运动 6、活动髋、膝、踝、腕 一、学习肩肘倒立 动作要领: 坐撑后到,收腹、举腿,两臂压垫腿上伸,展髋、挺腹、屈肘双手撑背。 重点: 举腿、伸髋、夹肘,三角支撑。 难点: 伸髋展体后的垂直平衡。 保护与帮助: (1)站在练习者体侧,当举腿伸髋时,两手握其踝关节向上提拉。 (2)站在练习者背后,两手握其踝关节上提,膝关节顶其臀部。 二、游戏:贴人追跑 一、集合 二、放松:互背放松 三、小结 4 4 * 8 1-2 1-2 1-2 1-2 1-2 1 4-5 6-7 2-3 3-4 5-6 5-6 4-5 5-6 3-4 队形: ********** ********** ********** ********** A 要求: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学生呈做操队形 要求:自己活动各关节。 练习队形: * * * * * ** * ** * * A
组织教法:示范——讲解 1、夹肘练习: 直立,两手反叉腰做夹肘、低头练习,体会夹肘、低头、立腰的身体感觉。 集体练习。 2、躺在垫子上,两脚后翻点地,建立肩颈支撑的感觉。 独立练习。 3、肘关节支撑,两手撑起腰部,慢慢把脚立起来。 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 4、在帮助下练习肩肘倒立,改进倒立技术。 加强保护,注意安全。 5、逐步脱离保护帮助,独立完成动作。 是否需要保护自己说明。 队形:学生围成一个圈 方法:选出甲乙二人,乙跑甲追,乙可任意贴在其她同学体前,被贴着则替乙,甲追上乙,拍其一下,立刻变为跑者。 按上课队形集合。 学生呈做操队形。 呈密集队形。
教具: 体操垫:5块 运动量曲线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
38——40%
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