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 大气层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厚度为两极厚、赤道薄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2.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染成红色的水,如果要使管中的水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加热点放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2017八上·龙湾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
A.用吸管能吸饮料
B.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
C.吸盘能吸附墙上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4.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没有水 ③天空背景变成黑色 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12千米的高空飞行的飞机,从我国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极飞行,若飞机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
6.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7.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选项 20米 40米 60米 80米 100米
A 16.3 ℃ 16.6 ℃ 16.8 ℃ 17.0 ℃ 17.1 ℃
B 21.0 ℃ 21.0 ℃ 20.9 ℃ 20.9 ℃ 21.0 ℃
C 20.9 ℃ 20.8 ℃ 20.6 ℃ 20.2 ℃ 20.0 ℃
D 15.2 ℃ 14.8 ℃ 14.7 ℃ 14.9 ℃ 15.2 ℃
A.A B.B C.C D.D
9.如图为大气温度与高度变化关系图。已知大气层的平流层中某种气体会吸收许多可导致皮肤红肿、皮肤癌的紫外线,且容易被氟氯碳化物破坏。这种气体主要在下列哪一个高度范围内的浓度最高 ( )
A.0~10千米 B.20~30千米 C.55~85千米 D.90~100千米
10.(2017八上·杭州期末)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B.垂直分层一一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物质组成一一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气温变化一一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先增加后减小
二、填空题
11.(2017八上·乐清月考)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 (上部或下部).
12.(2015八上·浙江期中)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序号)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3.(2018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三、解答题
14.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 ;③为 。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臭氧主要集中在 ,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 地区最厚, 地区最薄,其原因是 。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四、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 ~ 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符合对流层的特点,叙述正确,A错误;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只有对流层有水蒸气,叙述正确,B错误;
C、厚度为两极厚、赤道薄,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赤道温度高对流层厚,两极温度低对流层薄,叙述错误,C正确;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厚度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液体和气体都有对流现象,对流时温度高的地方空气(液体)呈上升运动,而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液体)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液体)的对流。
【解答】要让液体做顺时针的对流运动,流动方向是C→A→B→D→C,首先对流是下面热的液体上升所以可以在C、D处加热,其次要顺时针方向只能在C点进行加热,C选项正确。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当在物体两侧的气压出现气压差时,大气压强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
【解答】A、用吸管能吸饮料,此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上方的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吸管,是大气压强引起的,A错误;
B、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是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引起的,与大气压强无关,B正确;
C、吸盘能吸附墙上,将吸盘按压在墙上时,吸盘内气体被挤出,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附在了墙上,C利用了大气压强,C错误;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大气压将杯中的水托住了,是大气压引起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作用可判断选项
【解答】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变得和月球表面一样①会发生;没有天气变化,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②④均会发生;没有声音,易受陨石侵袭,温差增大,没有光的散射,天空会变成黑色,③④会发生。①②③④都会发生,A选项正确。
故选A
5.【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是气体的上下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所以温度较高的赤道地区对流比南北两极要显著。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 ~ 18千米。
【解答】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12千米在南北两极已经在平流层了,A错误;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可到17 ~ 18千米,12千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赤道地区还在对流层内,B错误;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赤道处是对流层北极处是平流层,C正确;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由C可知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解答】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热带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A错误;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臭氧层被破坏但大气层还在,地面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整个大气层,B错误;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长期照射会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C正确;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高度电离的是暖层,由于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并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与臭氧层无关,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解答】对流时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图①④温度高处气流向下,温度低的地方气流向上①④错误;图②③温度高处气流向上,温度低的地方气流向下,符合对流的特点,②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有利于物质的扩散,温度下面高上面低有利于对流运动的进行。根据上述特点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正确理解题意,即要促使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需要在空气中形成较强的对流运动。空气的对流运动有利于灰尘的扩散,而形成对流运动的前提是下部气温高、上部气温低。分析A、B、C、D四个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
9.【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中会吸收许多可导致皮肤红肿、皮肤癌的紫外线,且容易被氟氯碳化物破坏的气体是臭氧层,找到臭氧层的大致高度即可。臭氧层保护着地球,要保护臭氧层,防止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
【解答】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0-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的作用(1)阻挡紫外线,没有大气生物早被辐射得灭绝了(2)防止热量散失,否则地球就跟月球一样零下上百度,生物都得冻死(3)防止地球被太空小星体袭击,不然就会被成像月球那样好多环形山(4)为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解答】A、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属于大气层的作用,故A正确;
B、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是逐渐变稀薄,故B错误;
C、大气的物质组成随高度的变化是会变化的,例如臭氧层就含有大量臭氧,故C错误;
D、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减小,故D错误;
11.【答案】上升;下沉;上部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指的是流体内部由于各部分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对流动,即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液体或气体中,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互相掺和,最终使温度趋于均匀.
【解答】根据对流运动的特点热的上升冷的下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沉.冷的气流下沉,所以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使气流下沉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上升;下沉;上部
12.【答案】(1)②
(2)③④⑤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流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水汽和固体杂质几乎全部集中在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依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故适合飞机长时间飞行.高层大气中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的作用.
【解答】(1)②为平流层,气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故适合飞机高空飞行.(2)①对流层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错误;②对流层基本是由赤道向两极变薄,错误;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正确④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正确;⑤对流层大气运动以垂直为主,对流运动强烈,温度降低收缩凝结从而成云致雨.而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为天气变化提供了条件.另外除了垂直变化,对流层不同地区的水平方向温度也存在不同.故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正确.
13.【答案】小;上升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现象是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可回答此题。
【解答】点燃蜡烛后火焰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故答案为:小;上升
14.【答案】(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中间层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暖层和外层随高温增加温度增加。
【解答】(1)根据温度与大气层的分层关系可知:②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③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2)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由于下热上冷,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平流层上热下冷,对流不明显,有利于高空飞行。(3)对流运动强弱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反之越弱,赤道温度最高所以最厚,两极温度最低所以最薄。(4)③是对流层处于大气层的低部受到的光照最少,所以图中呈现的③的气温变化是由地面向上逐渐降低,所以考虑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反射的太阳光对它进行加热。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15.【答案】(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流知识的应用。所谓对流,在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 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本题中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就可以形成水的对流现象。
【解答】
1.如图在A点加热,A的水就会如图中红色箭头方向流动,就是逆时针流动。那么乒乓球就会随着水一起运动。
2.冰箱的原理是希望把中的热量带出,而根据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这样原理那么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冷凝管安装在上部,冷水自动往下流,冰箱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后,又把水往上运动带到压缩机形成自然的流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 大气层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厚度为两极厚、赤道薄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 ~ 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符合对流层的特点,叙述正确,A错误;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只有对流层有水蒸气,叙述正确,B错误;
C、厚度为两极厚、赤道薄,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赤道温度高对流层厚,两极温度低对流层薄,叙述错误,C正确;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厚度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染成红色的水,如果要使管中的水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加热点放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液体和气体都有对流现象,对流时温度高的地方空气(液体)呈上升运动,而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液体)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液体)的对流。
【解答】要让液体做顺时针的对流运动,流动方向是C→A→B→D→C,首先对流是下面热的液体上升所以可以在C、D处加热,其次要顺时针方向只能在C点进行加热,C选项正确。
故选C
3.(2017八上·龙湾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
A.用吸管能吸饮料
B.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
C.吸盘能吸附墙上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当在物体两侧的气压出现气压差时,大气压强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
【解答】A、用吸管能吸饮料,此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上方的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吸管,是大气压强引起的,A错误;
B、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是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引起的,与大气压强无关,B正确;
C、吸盘能吸附墙上,将吸盘按压在墙上时,吸盘内气体被挤出,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附在了墙上,C利用了大气压强,C错误;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大气压将杯中的水托住了,是大气压引起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4.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没有水 ③天空背景变成黑色 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作用可判断选项
【解答】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变得和月球表面一样①会发生;没有天气变化,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②④均会发生;没有声音,易受陨石侵袭,温差增大,没有光的散射,天空会变成黑色,③④会发生。①②③④都会发生,A选项正确。
故选A
5.在12千米的高空飞行的飞机,从我国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极飞行,若飞机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是气体的上下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所以温度较高的赤道地区对流比南北两极要显著。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 ~ 18千米。
【解答】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12千米在南北两极已经在平流层了,A错误;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可到17 ~ 18千米,12千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赤道地区还在对流层内,B错误;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赤道处是对流层北极处是平流层,C正确;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由C可知D错误。
故选C
6.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解答】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热带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A错误;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臭氧层被破坏但大气层还在,地面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整个大气层,B错误;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长期照射会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C正确;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高度电离的是暖层,由于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并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与臭氧层无关,D错误。
故选C
7.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解答】对流时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图①④温度高处气流向下,温度低的地方气流向上①④错误;图②③温度高处气流向上,温度低的地方气流向下,符合对流的特点,②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8.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选项 20米 40米 60米 80米 100米
A 16.3 ℃ 16.6 ℃ 16.8 ℃ 17.0 ℃ 17.1 ℃
B 21.0 ℃ 21.0 ℃ 20.9 ℃ 20.9 ℃ 21.0 ℃
C 20.9 ℃ 20.8 ℃ 20.6 ℃ 20.2 ℃ 20.0 ℃
D 15.2 ℃ 14.8 ℃ 14.7 ℃ 14.9 ℃ 15.2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有利于物质的扩散,温度下面高上面低有利于对流运动的进行。根据上述特点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正确理解题意,即要促使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需要在空气中形成较强的对流运动。空气的对流运动有利于灰尘的扩散,而形成对流运动的前提是下部气温高、上部气温低。分析A、B、C、D四个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
9.如图为大气温度与高度变化关系图。已知大气层的平流层中某种气体会吸收许多可导致皮肤红肿、皮肤癌的紫外线,且容易被氟氯碳化物破坏。这种气体主要在下列哪一个高度范围内的浓度最高 ( )
A.0~10千米 B.20~30千米 C.55~85千米 D.90~100千米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中会吸收许多可导致皮肤红肿、皮肤癌的紫外线,且容易被氟氯碳化物破坏的气体是臭氧层,找到臭氧层的大致高度即可。臭氧层保护着地球,要保护臭氧层,防止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
【解答】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0-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故选B。
10.(2017八上·杭州期末)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B.垂直分层一一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物质组成一一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气温变化一一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先增加后减小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的作用(1)阻挡紫外线,没有大气生物早被辐射得灭绝了(2)防止热量散失,否则地球就跟月球一样零下上百度,生物都得冻死(3)防止地球被太空小星体袭击,不然就会被成像月球那样好多环形山(4)为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解答】A、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属于大气层的作用,故A正确;
B、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是逐渐变稀薄,故B错误;
C、大气的物质组成随高度的变化是会变化的,例如臭氧层就含有大量臭氧,故C错误;
D、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减小,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1.(2017八上·乐清月考)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 (上部或下部).
【答案】上升;下沉;上部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指的是流体内部由于各部分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对流动,即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液体或气体中,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互相掺和,最终使温度趋于均匀.
【解答】根据对流运动的特点热的上升冷的下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沉.冷的气流下沉,所以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使气流下沉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上升;下沉;上部
12.(2015八上·浙江期中)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序号)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1)②
(2)③④⑤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流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水汽和固体杂质几乎全部集中在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依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故适合飞机长时间飞行.高层大气中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的作用.
【解答】(1)②为平流层,气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故适合飞机高空飞行.(2)①对流层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错误;②对流层基本是由赤道向两极变薄,错误;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正确④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正确;⑤对流层大气运动以垂直为主,对流运动强烈,温度降低收缩凝结从而成云致雨.而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为天气变化提供了条件.另外除了垂直变化,对流层不同地区的水平方向温度也存在不同.故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正确.
13.(2018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小;上升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现象是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可回答此题。
【解答】点燃蜡烛后火焰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故答案为:小;上升
三、解答题
14.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 ;③为 。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臭氧主要集中在 ,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 地区最厚, 地区最薄,其原因是 。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中间层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暖层和外层随高温增加温度增加。
【解答】(1)根据温度与大气层的分层关系可知:②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③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2)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由于下热上冷,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平流层上热下冷,对流不明显,有利于高空飞行。(3)对流运动强弱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反之越弱,赤道温度最高所以最厚,两极温度最低所以最薄。(4)③是对流层处于大气层的低部受到的光照最少,所以图中呈现的③的气温变化是由地面向上逐渐降低,所以考虑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反射的太阳光对它进行加热。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四、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答案】(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流知识的应用。所谓对流,在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 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本题中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就可以形成水的对流现象。
【解答】
1.如图在A点加热,A的水就会如图中红色箭头方向流动,就是逆时针流动。那么乒乓球就会随着水一起运动。
2.冰箱的原理是希望把中的热量带出,而根据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这样原理那么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冷凝管安装在上部,冷水自动往下流,冰箱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后,又把水往上运动带到压缩机形成自然的流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