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第2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 第2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6 11:43:55

文档简介

23《海底世界》教案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  海藻  煤  乌贼  天然气  铁
石油  贝类  章鱼 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 画表格;
(2) 出练习;
(3) 提问题;
(4) 有感情的朗读;
(5) (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板书设计:
暗——光
景色奇异
静——声
物产丰富 动物  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植物  海藻
矿物  煤、铁、石油、天然气 
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共19张PPT)
23.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01 课文品读
02 课文赏析
03 课文拓展
01 课文品读
课文理解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思考(重点):运用反衬手法和打比方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里用闪烁的“光点”,反衬海底的黑暗,突出了海底世界的奇异。将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比作黑夜中“闪烁的星星”,为海底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课文理解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句话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课文理解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hān)。
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海底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各种各样。“嗡嗡”“啾啾”“汪汪”等都是在“窃窃私语”。从而用各种声音来反衬海底的宁静,说明海底世界是生机勃勃、景色奇异的。
课文理解
将一种鱼的身体比作梭子,列出了这种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的数字,并且将像梭子的一种鱼与火车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梭子鱼的游动速度极快。
思考(难点):此处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02 课文赏析
核心问题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使黑暗的深海有了光点;动物发出的声音使宁静的海底有了声音;海底还有高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世界“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
延伸问题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延伸问题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课文中是怎样描绘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的?找出有关的句子。
延伸问题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
(2)身体像梭子的一种鱼游动速度很快。
(3)章鱼、乌贼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4)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列举了哪几种?
延伸问题
海底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奇异、丰富的海底世界。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想呢?
课文结构
海底世界
总起:
景色竒异
大海深处的情况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总结:
分述
奇异丰富
物产丰富
黑暗 光点闪烁
宁静 窃窃私语
动物 多种多样
植物 种类繁多
矿物 蕴藏丰富
课文主旨
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无比热爱与赞美之情。
03 课文拓展
推荐阅读
《海底村庄》
走进传统文化
【关于“海”的诗句】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送僧归日本》钱起
瀚海阑(lán)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