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第1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 第1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6 11:43:55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6.陶罐和铁罐
第一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课前导入
01
字词学习
02
课文浅析
03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 前 导 入
趣味引入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任何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可在国王的御厨里,骄傲的铁罐可不这样认为。快去课文里看看,铁罐和陶罐在说些什么吧!
助读资料
氧化,也叫氧化作用,指物质跟氧化合,也泛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助燃。它能同铝、铁、铜、钾、钠、钙、镁、钡等多种元素直接化合成各种氧化物。金属生锈,煤、柴燃烧等都是氧化。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物。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陶罐和铁罐》一文中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第二部分
字 词 学 习
易读错字
陶冶
自我陶醉
táo
陶 罐
瓦罐
水罐车
guàn
铁 罐


易读错字
恼火
恼羞成怒
nǎo
恼 怒

学习生字
骄傲
书写指导:马字要窄,乔字首是短平撇,大字要宽扁,下边左撇要直一些。

jiāo
结构:左右
组词:骄阳 戒骄戒躁
造句: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戒
骄戒躁。
音序:J 部首:马
学习生字
骄傲
书写指导:三部分要窄,中间一竖下边不出头、与万字的撇是两笔,攵不要写成夂。

ào
结构:左右
组词:高傲 傲慢无礼
造句:小芳就像一个骄傲的小公主。
音序:A 部首:亻
学习生字
谦虚
书写指导:兼字上边不是艹头,左框要扁、中间一横右边出头,中间两竖紧凑,右边捺稍长。

qiān
结构:左右
组词:自谦 谦谦君子
造句:小东这孩子特别谦虚。
音序:Q 部首:讠
学习生字
谦虚
书写指导:上边不要写成广字、横要带钩,中间七字要小,业字宽扁、下横最长。


结构:半包围
组词:虚心 座无虚席
造句:我愿意虚心接受大家的意
见和建议。
音序:X 部首:虍
学习生字
懦弱
书写指导:雨字下框变为冖、左右各两点要匀称,而字上横稍短、下框要扁宽。

nuò
结构:左右
组词:怯懦 懦弱无能
造句:小明不是一个懦弱的孩子。
音序:N 部首:忄
学习生字
懦弱
书写指导:左右要匀称,弓字三个折竖下边都稍向左拉,下边的折要长、末端带钩。

ruò
结构:左右
组词:强弱 老弱病残
造句:小芳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
整个家。
音序:R 部首:弓
学习生字
尘土
书写指导:上边中间一竖要短、不带钩,左撇右点稍小、外展,土字下横要长、要重。

chén
结构:上下
组词:灰尘 一尘不染
造句:因公路维修,街道上尘土
飞扬。
音序:C 部首:小
学习生字
捧起
书写指导:奉字三横紧凑,竖撇贯穿三横,捺在下横处起笔,下边是两横不是三横。

pěng
结构:左右
组词:手捧 捧腹大笑
造句:小芳捧起礼物郑重地交给
了老师。
音序:P 部首:扌
学习生字
擦洗
书写指导:右边中间夕字里边多一点,右边的横撇靠上、要小,捺要长。


结构:左右
组词:擦脸  摩拳擦掌
造句:医生正在给伤员擦血。
音序:C 部首:扌
学习生字
古代
书写指导:右边的横要短、起笔向上拉,斜钩起笔要高、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dài
结构:左右
组词:代替 下一代
造句:我特别爱看古代的故事书。
音序:D 部首:亻
学习生字
价值
书写指导:介上边的人字要扁、撇和捺相接位置靠上,左边的撇要直,右竖稍长。

jià
结构:左右
组词:价钱 无价之宝
造句:这本书对我们学习很有参
考价值。
音序:J 部首:亻
学习生字
多音字

chéng (盛东西)
shèng (盛开)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
读一读:妈妈盛(chéng)好饭放到桌子上,转身去给盛 (shèng)开的牡丹花浇水了。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奚落】
【谦虚】
【懦弱】
【轻蔑】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
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轻视,不放在眼里。
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
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羞耻】
【流逝】
【覆灭】
【翻来覆去】
全部被消灭。
不光彩,不体面。
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本课指多次重复地。
第三部分
课 文 浅 析
初读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
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要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同学们,下节课见!6《陶罐和铁罐》教案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要求会写11个字。练习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争辩、恼怒、羞耻、轻蔑、和睦相处、朴素、陶、流逝、宫殿、掘等字词的意思,读懂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同时结合课文学习,读懂这些词语表达出来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练习抓住重点复述课文,能够比较详细地复述课文中两个人争吵的部分,简要复述结果部分。
3.通过读课文体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做人应该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友好相处”的道理。
4.首先,体会对比的写法,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其次,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家乡有句俗语“没有勺子不碰锅的”,意思是人们在一起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琐碎小事就吵起来没完没了,应该和睦相处。但是,在国王家的厨房里,两个罐子却无缘无故地争论起来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大声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生子的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一)自学课文,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并结合课后要求,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对要求会认的字的认读情况。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较难读难记。
3.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难读难记的字音做记录。
4.指导学生分组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朴素的意思,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再读词语的同时,顺便引导其理解争辩、恼怒、羞耻几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5.读课文,随着将课文读的通顺,顺便读懂陶、宫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指导要点:把争吵的过程讲清楚,把故事的结果和陶罐的表现讲清楚。
(三)交流读故事的感受
1.读了这个故事,你对陶罐和铁罐分别有怎样的印象呢?
铁罐:欺负人、蛮横、瞧不起人。
陶罐:谦虚、温和、忍让、期待和睦相处。
2.体会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读课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对两个角色对比鲜明的行为、语言描写,体会对比的写法,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读后,要求学生勾画出写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现了铁罐态度的词语下面画线。
2.学生交流文中具体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行为。
3.提示学生再次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陶罐的谦虚、忍让、希望和睦相处的特点的,边读边勾画出具体表现陶罐特点的词语。
4.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作者笔下,故事中铁罐和陶罐的态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体会:
(1)铁罐:奚落。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引导思考句子的意思,抓住“敢”“子”来体会铁罐的轻蔑不尊敬。(奚落就是专门说人家的短处,取笑对方。“你敢吗?”不是铁罐不知道对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对方不敢而故意发问,其实是在揭短啊。这就是奚落。而且,铁罐将对方称之为“陶罐子”,加上一个“子”跟“陶罐”,有区别吗?在这里,这“子”在表达着对对方的极度瞧不起、不尊敬对方啊。这是对铁罐人格的入骨刻画。)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引导学生抓住“不管、兄弟”来体会谦虚、和气的特征。(什么叫谦虚?实事求是,承认自己有短处。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铁罐兄弟。”他将对方称之为兄弟,不为你的人格低下而发怒、气氛,这是一个怎样宽宏大度啊!)
(2)铁罐:轻蔑。
“我就知道”跟“我知道”,体会两句话语气是不一样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刚知道的,“就知道”将原本轻蔑的语气加重了。所以作者说“更加轻蔑”,在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现铁罐的人格特点──不单单是瞧不起、揭短了,他开始羞辱对方。)陶罐在这时候还是不亢不卑,为什么要争辩?陶罐想告诉对方:承认短处,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长处。
(3)铁罐:恼怒。
抓住铁罐听了陶罐的争辩,竟然“愤怒”了,引导学生体会:因为什么愤怒,陶罐想说他自己也有长处,铁罐竟然不能容忍陶罐有一点长处,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嘲讽、羞辱辩解,这是何等霸道啊!在这里,铁罐的傲慢、无理在升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对方到什么程度?盼着你赶快消失──连在一起相处都不愿意。陶罐:则继续克制。“何必这样说呢?”面对对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这里充分的传递出了这样的意思。
(4)铁罐的傲慢则继续升级。
抓住“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引导学生体会:这里,铁罐不再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东西!”“算”这个词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处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对方消失,而改为:“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简直就是欺负人,在用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短处的时候,横行霸道到了极致!陶罐知道这样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会。
随着引导学生体会,指导朗读。
(五)深入体会文本主旨
文章的结尾令人可笑,同时也是令人惋惜的。谈一谈,最后的结局可笑在哪里?令人惋惜在哪里?给人启示在哪里?
(六)总结写法
人物的一个特点,通过写他与其他人互动、对话过程中的态度变化,就能够写得非常具体。就本课而言,就是写他变化着的神态、语气和话语内容。
(七)小练笔
观察一段人物对话,将人物对话内容和对话时神态语气的变化观察细致,说一说,再写下来。
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