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激发学生对美丽地球的热爱。
(2)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动画视频(1min40s),谈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自学反馈:
结合微课和课本P117—119,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 色 味,密度比空气 ,二氧化碳 水。
(2)固态的二氧化碳叫 。
(3)二氧化碳的用途: 、 、 、 。灭火即用: 和 性质
3、新课讲解:
(一)观察并扇闻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CO2)气体。描述相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分组实验】
(1)【第一组】实验6-3: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分析
(2)【第二组】实验6-4:如图所示,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瓶口向上)倒入约1/3的水,迅速盖上瓶盖用力振荡,观察。
现象
分析
(3)【第三组】实验6-5:取两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观察现象。
操作 喷稀醋酸 喷水
现象
分析
(4)【第四组】实验6-5:取两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第一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二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纸花的颜色变化。
操作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现象
分析
【拓展】H2CO3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4)小结:CO2的部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a、 燃烧, 支持燃烧。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
【拓展】如何检验气体是CO2?
方法: ;
反应原理: 。
典例分析:
1、下列反应用作鉴定CO2气体的是( )
A、 CO2+H2O = H2CO3
B、 H2CO3 = CO2↑ +H2O
C、 CO2+C===2CO
D、CO2+ Ca(OH)2 = H2O +CaCO3 ↓
(三)CO2的用途:
(1) :固态的CO2
(2)干冰的用途: ; ; 。
(3)总结CO2的用途。
(四)温室效应:
(1)概念:大气中的 就是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哪些?
(3)如何防止温室效应?
4、巩固练习:
(1)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
A.水 B.澄清的石灰水 C.氧气 D.氮气
(2)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 )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都不对 D、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
(3)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 )
A.密度比空气大 B.可以溶解在水里
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D.CO2分子可以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
(4)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
C.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5、课堂总结:
(1)CO2的物理性质
(2)CO2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 化学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