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考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考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6 10:4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盐酸用于除铁锈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医用酒精 B.伊利纯牛奶 C.百岁山矿泉水 D.生理盐水
3.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关变到五强图0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测溶液的PH D.添加锌粒
5.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氧化钙 熟石灰 CaO 氧化物 B.氢氧化钙 烧碱 Ca(OH)2 碱
C.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碱 D.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盐
6.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7.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液体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含氢氧化铝【A1(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8.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9.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在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K+、Fe3+、NO3-、C1- B.Na+、OH-、CI-、NO3-
C.Na+、Ba2+、SO42-、Cl- D.K+、H+、CO32-、NO3-
10.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都能用于除锈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白雾
C.正常雨水的PH<7
D.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结果一定偏小
11.如图所示: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组固体和液体是(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氢氧化钠;液体:求了
C.固体:二氧化锰:液体:双氧水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
12.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H2O→Ca(OH)2 B.KNO3→K2SO4
C.CO2→CO D.Na2CO3→NaOH
1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性质与碳酸钠相似,下列关于碳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CO3
B.碳酸钾水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仍然为无色
C.向碳酸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D.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钾会产生气泡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此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利用此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
C.利用此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D.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
15.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正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下列有关海水资源开采、提取的工艺流程或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用电吹风机吹干玻璃片上液体的方法,可以区分海水与蒸馏水
B.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先将固体溶解,过滤,再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结晶池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为NaC1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制“碱”: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16.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指示剂不可以是酚酞试液
B.活泼金属可以是铁
C.若金属氧化物为Fe2O3,反应后溶液变黄色
C.若盐为BaC12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现了酸的通性
17.20℃时,向一定量水中分批加入KNO3固体,充分搅拌并恢复至室温,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8.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1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2和HC1 鉴别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
B NaOH溶液中混有 Na2CO3 除杂 取样,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C 除去盐酸中含有的少量稀硫酸 除杂 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D NaCl、MgCl2的混合溶液 分离 溶解、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pH变化
B.表示向盛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C.表示用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
21.(3分)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 。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上等卤水中含有MgC1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Cl2属于可溶性物质
B.20℃时,MgSO4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MgCl2
C.将t℃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20℃,MgSO4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D.90℃时,将40gMgC12加入50g水中,可得到85g溶液
②现有一瓶t℃时的硫酸镁不饱和溶液,若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答一条即可).
22.(5分)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酸和碱时构建的知识网络模型。
请完成下列向题:
(1)图1中①的现象是 。
(2)图1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验证图2中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 .Na2CO3 B .HCl C .CuSO4 D.NaCl
(4)小明用图3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 .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23.(4分)2021年6月8日是第13个“世界海洋日”。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据图回答:
(1)海水制镁,步骤①②③是利用母液制镁的流程,其中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步骤①中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 。
(2)海水晒盐,通过步骤④除去粗盐溶液中含有的MgCl2、Na2SO4、CaCl2等可溶性杂质,需要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3)海水制碱。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中需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后通入的两种物质
是 (写化学式)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4.(5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
(1)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数字序号)。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1)配制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 、装瓶贴签。
(2)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6%(填“>”“<”或“=”)。
25.(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加入试剂 先加无色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硫酸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铜溶液
实验现象 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后变为 无明显现象 有 产生
(1)试管1中的现象为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加入稀硫酸后变为 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
(2)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有 产生。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试管2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探究。
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1)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2)小光设计实验验证实验乙瓶中溶质的成分,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 溶液。 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 溶液变红
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
26.(2分)如图为实验室新购一瓶浓盐酸的部分标签信息,完成计算:
(1)该瓶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现要配制10%的稀盐酸10g,需要这种浓盐酸 g。(以上结果都精确到0.1g)
27.(4分)为了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
参考答案
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B C C B C B D B B D D C D A C C A
二、填空
21.(1)蒸发结晶(2)①D ②加入硫酸镁固体、降温、升温(答一条即可)
22.(1)溶液变红(2) (3)C(4)Na+、SO42-
23.(1)复分解反应 母液中镁离子浓度高 (2)除尽粗盐中的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或除尽氯化钙和氯化钡) (3)NH3、CO2
三、实验
24.实验一:(1)⑤(2)搅拌,加速溶解(3)较多固体 实验二:(1)溶解(2)<
25.(-)(1)无 (2)蓝色沉淀
(二)(1)乙 (2)①CaCl2(或BaC12)出现白色沉淀 ②酚酞
(或 )
四、计算
26.(1)220.2 (2)2.7
27.(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 44
x 4.4g
x=10.6g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