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13 20:15:00

文档简介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D A D B
二、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18分)
7、( C )( D )(6分)
8.(六题只选四题作答)(8分)略
① 。 ② 。
③ _________ _________。 ④ ,
⑤ 。 ⑥ ,
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4分;②为附加题,4分。加分后第二题不能超过18分。)略
① “ , 。”
② “ , 。”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13分)
10. “ 雁去 ”(限2个字)(3分)
11.(4分)略
答: , 。
12.(6分)
答: 写出了塞外奇异的风光;反映了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四、现代文阅读( 45 分)
13. (4分)
答:趁“我又变卖老屋之际,从“我”这里捞取点东西。意思对即可;只答“想从‘我’这里占点便宜”也对。)
14. (4 分 )
答:可以说是先热后冷。( 1 分。答“先与‘我’套近乎,后对‘我”表示不平、鄙夷乃至愤恨”也可。)
前者可以从她一见“我”时的惊叫和她所说的“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这句话中看出来;后者可从她的神情(“不平”“鄙夷”“愤愤”)及说“我”“贵人眼高”“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等语句中看出。(两方面都能抓住关键语句作说明即可。)
15. ①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意思对即可。)
② 泼辣放肆。 (单答“泼辣”、“泼悍”“放肆”也可。)③ 由上而下。( 6分)
16. 答: 顺手牵羊(答“窃取手套”或“输手套”也可。( 4分)
17. ① 顺叙; ② 插叙 ( 4 分)
(二)
18. ___D_ (3分)
19. __D_ (3分)
20.答:① 不一样 ② 第一个“狼狈”是“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是指穷困到了极点。 (5分)
21. ① 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
② 刻画出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
(7分)
22.作用是: 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5分)
PAGE
1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问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惘然(wǎng) 嗤笑(chī) 阴晦(huì) B. 恣睢(zì suī) 胆怯(qiè) 给予(jǐ)
C. 狗吠(fèi) 戳穿(cuō) 妒忌(dù jì) D. 诧异(chà) 过瘾(yǐn) 拮据(j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隔漠 心旷神怡 千锤百炼 B. 辨别 巧妙绝伦 别出心裁
C. 威胁 出奇致胜 相题并论 D. 造诣 殉私舞弊 记忆尤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夏天的白云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华人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是我们学校学生会主席,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从不拖泥带水。
B. “和平使命——2010”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即将拉开序幕,官兵厉兵秣马,备战气氛浓烈。
C. 日本政府在对华关系上不断制造事端,可是对美国却是亦步亦趋,活脱脱一副要充当世界“二霸主”的嘴脸。
D. 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都不以为然,反映出刊物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已十分严重。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
A.快乐固然兴奋,痛苦会更加美丽! B.痛苦固然兴奋,快乐会更加美丽!
C.痛苦固然兴奋,快乐又何尝不美丽? D.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6、下面《水浒传》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达-----大闹五台山 B.武松-----风雪山神庙
C.吴用-----智取生辰纲 D.宋江-----怒杀阎婆惜
二、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18分)
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 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D.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E.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辩甚么真共假。
F.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8.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8分)
①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② 无意苦争春, 。
③ 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 _________。
④ 今当远离, ,不知所言。
⑤ 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⑥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4分;②为附加题,4分。加分后第二小题不能超过18分。)
①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早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表述:“ , 。”
②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雄才大略的风云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赵翼在《论诗》中所说的那样,“ , ”。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1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3分)
11.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两句诗。(4分)
12.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6分)
四、现代文阅读(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22分)
“哈 ! 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 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订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外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是感化,所以意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责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13.杨二嫂特意登门看“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_
14. 从整段文字看、杨二嫂对“我”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这段文字中的一些相关语句作出简要分析。 (4分 )
答:
15. 作者刻画杨二嫂这个形象可谓匠心独具。写其出场就有① ______ 的特点,这样描写的主
要作用是突出了她性格中②____的一面;写其肖像是按③ ______ 的顺序来完成的。(6 分)
16. 这段文字有一处动作描写足以表现杨二嫂贪财自私的品行,试用简洁的文字将它概括出来。
答: ( 4 分)
17.从记叙顺序来看,这段文字以① _为主,中间又用② 介绍了杨二嫂年轻时的情况。( 4分)
(二)(23分)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行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的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8.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19.虽然于勒“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 )(3分)
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想相认。
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20.文中划横线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5分)
21.文中刻画菲利普夫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性格特点?(7分)
2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句话的作用是: (5分)
PAGE
4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18分)
7、( )( )(6分)
8.(六题只选四题作答)(8分)
① 。 ② 。
③ _________ _________。 ④ ,
⑤ 。 ⑥ ,
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4分;②为附加题,4分。加分后第二题不能超过18分。)
① “ , 。”
② “ , 。”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13分)
10. “ ”(限2个字)(3分)
11.(4分)
答: , 。
12.(6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 45 分)
13. (4分)
答 _
14. (4 分 )
答:
15. ① ____
②_ ③ ___ ___ ( 6分)
16. 答:
(4 分)
17. ① ____ __ ②_ __ (4 分)
(二)
18. ____ (3分)
19. ____ (3分)
20.答:① ②
(5分)
21. ①
② (7分)
22.作用是:
(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