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课件+教案 第1课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课件+教案 第1课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6 14:02:34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统编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新课改)
第四单元
13 .精卫填海
13 精卫填海
 
预学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预学引导单】
 
帝 少 曰 溺 返

shào
yuē

fǎn
【查学检测单】
查学
 
shào
shào

少年
多少
 


 


 


 
【互学指导单】
互学
学习任务:把课文读正确
学习方法:
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除了注释外,还有哪些词语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语的下面写个问号,查字典或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他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曰:在课文中是叫作的意思。
游于东海:到东海游玩的意思。
返:回来,在课文中是回家的意思。
为精卫:为:在课文是变成的意思;精卫:精卫鸟。
【互学指导单二】
 
学习任务: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学习方法:
借助插图和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用现在的语言,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然后朗读这个句子,注意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意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女娃。
 
意思: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再也回不了家。(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常常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学习任务:背诵课文
学习方法:
借助板书背诵课文,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互学指导单三】
 
学习任务:讲一讲故事
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2. 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提示:1.可以根据故事需要补充合适的内容;2.讲故事时可用动作助说话。)
【互学指导单四】
 
学习任务:说说对精卫的印象
学习方法:
朗读课文,想一想,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内容得到这样的印象的?给这些内容做上记号,然后根据有关内容说一说。
【互学指导单五】
 
拓学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找一找中国神话故事书读一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13.精卫填海 第(1)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 重难点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预学 1.教师根据教材、教参、练习册等设计预学指导单 2.学生根据预学引导单,完成预学。 3.完成练习册P27自主预习。 【预学引导单】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巨人盘古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是啊,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其中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另一篇中国神话,继续了解神话的神奇和人物形象,是那篇课文的神话故事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二、查学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曰”“溺”。   3.多音字学习。   ①副板书出示多音字“少”本课的词语,注本课的读音,个别指名检查读准字音,读字读词。   ②指名说出“少”已学过的读音,并组词语,读字读词。   ③小结:“少”不同读音的意思及用法。   4.PPT出示会写字词“衔来”复习认读。 5.书写交流: 曰:中间的短横要压着横中线书写,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最后一笔横封口。 返:带“之”的字应注意先内后外的笔顺规则,先写“反”,再写“之”。最后一笔捺是平捺,要写得一波三折。 衔:书写时提示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中间的“气”尽量写得纤长些。 【查学检测单】 帝 少 曰 溺 返 少 shào( 少女 ) shǎo(多少) 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三、互学 1.正确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采用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进行练习。 (2)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少、溺、衔、堙”的字音。 (3)读好停顿,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同桌互读,根据标点形成自然停顿,结合句子的意思指导读好句中的停顿。 如,“溺而不返”中“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根据语义,后面可以稍作停顿;“常衔西山之木石”中“常衔”一词后可以稍作停顿。 【互学指导单一】 学习任务:把课文读正确 学习方法: 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除了注释外,还有哪些词语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语的下面写个问号,查字典或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 (4)全班交流: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他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曰:在课文中是叫作的意思。 游于东海:到东海游玩的意思。 返:回来,在课文中是回家的意思。 为精卫:为:在课文是变成的意思;精卫:精卫鸟。 【互学指导单二】 学习任务: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学习方法: 借助插图和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用现在的语言,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然后朗读这个句子,注意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2.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反馈指导。(说一句意思后,PPT出示意思;与课文句子比照着朗读,读好停顿后,PPT出示句子中间的停顿标注。)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女娃。(板书: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再也回不了家。(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常常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板书:游 不返 精卫 衔 湮) 【互学指导单三】 学习任务:背诵课文 学习方法: 借助板书背诵课文,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3.背诵课文 (1)个人练习背诵,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反馈指导。指名两三个背诵,师生以句子中间停顿为重点评议。齐背诵一次。 【互学指导单四】 学习任务:讲一讲故事 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2. 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提示:1.可以根据故事需要补充合适的内容;2.讲故事时可用动作助说话。) 4.讲一讲故事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评议标准: ①用自己的话讲; ②补充的内容合适,故事完整,意思符合原文; ③语句通顺连贯。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4. 说说对精卫的印象。 (1)组内交流: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 ①预设:谈到精卫在浩大无边的大海上用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感受到精卫的决心非常大时,仅仅有决心够吗 ②想一想, 渺小的精卫长年累月用树枝和石子填塞无边的大海,更需要什么 (感受到精卫的坚韧和执着。) 印象:坚韧执着。 内容:经年不断、长年累月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塞浩瀚、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东海。 【互学指导单五】 学习任务:说说对精卫的印象 学习方法: 朗读课文,想一想,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内容得到这样的印象的?给这些内容做上记号,然后根据有关内容说一说。 四、拓学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找一找中国神话故事书读一读。 板书设计:    13 精卫填海   女娃 游 不返 精卫 衔 湮    坚韧执着
教学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