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6分)
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云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人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相互垂直的两块平面镜,一束光入射到一块平面镜上,一定会经过另一个平面镜反射回来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 D.晚上探照灯的光束照到很远
4.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只将光屏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C.只将水面上升一段距离 D.只将水面下降一段距离
6.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C.若将该平面镜切去上半部分,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7.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线依然存在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AOS=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入射光线是AO B.反射角大小是30° C.PQ是界面 D.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二、填空题(14分)
9.小东身高1.72米,站在穿衣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米,他在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是_________米,若他向镜面前进0.3米,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考试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答题卡上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如图甲),这是由光射到条形码上时,发生了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如图乙所示的体温枪能方便地测量体温,是利用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工作的。
11.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 5m。小明准备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___________m处。
12.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由图可知:玻璃在 AB的______ 侧(填“左”或“右”),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1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度,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当光点向右移动时.表明液面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此时入射角会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4.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度.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三、作图题(4分)
15.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出,请依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四、实验题(18分)
17.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18.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甲所示)。
(1)除了图甲中画出的器材,本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这样选择,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3)小强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人眼在M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看起来那支蜡烛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__。
(5)如图乙所示,小强把一枚硬币放在平面镜前3cm。若将硬币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则硬币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若将玻璃向右移动3cm,则硬币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
19.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是光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拌,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是为了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平面内;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垂直入射到水中时,折射角为_________;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③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始终__________入射角。
五、综合题(18分)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如图甲所示),简称HUD, 是曾经应用在战斗机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汽车上采用的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某种简化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在图乙所示光路图中,若光线b竖直向上,光线c水平向右,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若要调节挡风玻璃所成之像的高低,可以通过______(平移/旋转)反射镜来实现;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结合图丙信息判断,为克服上述难题,挡风玻璃可选用______(厚度均匀/上厚下薄/上薄下厚)的形状;
(3)人眼从看远处切换为看近处时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故为了使HUD在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 可行性较高且较安全的方案是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1.如图,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PQ垂直MN,入射光线AO与MN成50°角,BO垂直于CO,求:
(1)指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折射角和反射角是多少?
(3)标出MN左右两边的物质。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D 6.B 7.B 8.C
9.1.72 2 不变
10.漫反射 红外线
11.2
12.右 60
13.80 下降 不变
14.CO 30 左
15.
16.
17.实像 光的直线传播 D 减小物距 增大像距
18.刻度尺 玻璃板 位置 前面 相等 对称 6 6
19.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同一 0° 反射 折射 小于
20.45 平移 厚度 上薄下厚 C
21.(1)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2)折射角是50°,反射角是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