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桂林山水
科 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学生是石门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学生已经熟知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已经感悟到我们祖国是多么雄伟,壮观。学生知道的一些风景名胜大多是从课本上得到的,课本上没有讲到的他们知道的很少。(4)要想让学生充分感悟,理解文章内容,只靠说教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等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2. 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的过程。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认识。
三、知识与技能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尝试通过“研究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洞的特点。2. 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资源 搜集描写祖国山河的文章桂林山水图片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学生读有关祖国风景名胜的文章。师: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2. 观察图画
师:(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画面)看,这就是桂林山水的部分景色,青山绿水,非常美丽。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学生介绍时,教师引导侧重于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叙述的语言要生动。)
教学活动2 1. 初读课文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 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nga);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注:学生了解“啊”字读音这一特点即可,为什么这样变化不必讲。本课出现的让学生读准,读对。)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4)检查朗读情况。
教学活动3 图文结合,研究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讨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指导朗读。
采用研读法,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真正做到由感而发。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读时语气要缓,要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得稍重些即可,不要过分强调重音,以免使得整体不和谐。“静”字读得稍慢,“清”略显示轻快,“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段,整体感觉轻缓,富有起伏。
指名读——师生评价(可问:这里为什么这样读?怎样读更能体现漓江水的这一特点呢?你认为他哪里读得好,请说说理由。你能试一试吗?评价中穿插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想象体会漓江水之美。
4.总结学法:结合图画读课文——找特点——感情朗读
教学活动4 运用第二段中学到的学法,小组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全班汇报交流展示
教学活动5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想象山绕水,水映山,山中有变幻无奇的洞的美丽画面。
2.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面中游”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活动6 播放桂林山水录像 整体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激发热爱之情,美美的读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