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7 07: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单选题
1.春节期间温州阴冷潮湿,海南却温暖宜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2.下列词语表示气候的是( )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艳阳高照 D. 暴雨骤降
3.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平均值上升。专家预测我国在未来50一100年间,气温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可见气温的升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气温升高将会减少寒潮南侵,从而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B. 气温升高将导致西部地区冰川加速融化,使得淡水资源的储存减少
C. 气温升高带来的干旱化必将导致沙层变厚,一旦遭到寒潮侵袭,必将产生沙尘暴天气
D. 我国西南地区如果不加限制地开发土地、破坏植被,气温升高将会导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的频繁发生
4.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季风 C. 纬度位置 D. 海陆性质
5.2020年,世界水日和世界气象日的共同主题为水与气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良局部地区气候的是( )
A. 修建水库 B. 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C. 植树造林 D. 大面积地农业灌溉
6.“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7.下列语句中,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8.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
C.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海陆因素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9.我市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 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季风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10.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鲜花盛开,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11.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洋流
12.天气与气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描述属于气候用语的是( )
A. 昨夜西风调碧树 B.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
二、填空题
1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三、解答题
14.同学们往往会利用寒暑假外出旅游。寒假,大多会选择去海南岛,那里长夏无冬;暑假则喜欢去海边城市(如大连),那里相比内陆地区更凉爽宜人。请用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3、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4、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5、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
【解答】温州市位于北纬27°03’~28°36',海南岛位于北纬18°10′—20°10′之间,而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因此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的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短期内的,以天、小时等为单位变化;而气候的周期更长的,是一段时间内可预测的平均天气。
【解答】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暴雨骤降描述的是短时间内大气层的状态,而四季如春指的是长时间的大气层的状态,它属于气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上平均气温上升将会给人类带来的主要危害:全球变暖,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和土地沙漠化。(1)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融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冰川和格陵兰及南 极洲上的冰块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预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间。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已有12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了沙漠,特别是近50年来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就有500万公顷。
【解答】A. 气温升高不会减少寒潮南侵,也不会抑制沙尘暴的发生,A符合题意;
B. 气温升高将导致西部地区冰川加速融化,使得淡水资源的储存减少,B不符合题意;
C. 气温升高带来的干旱化必将导致沙层变厚,一旦遭到寒潮侵袭,必将产生沙尘暴天气,C不符合题意;
D. 我国西南地区如果不加限制地开发土地、破坏植被,气温升高将会导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的频繁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解答】浙江地区处于沿海地区,其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导致气候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
【解答】A、库区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直接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能改善局部地区气候,B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还可以有效缓解全球变暖,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区气候,C不符合题意;
D、大面积地农业灌溉既可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解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描述的都是地方长时间的天气的情况,属于气候现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属于短时间的天气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C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在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的迎风坡降水多,在背风坡降水少。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岭是指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存在积雪,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错误;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反映了气温在山上比较低的特点,B错误;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南国是指南方,燕地是指北方,是纬度影响与地形无关,C正确;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8.【答案】 B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的平原地区,由于海拔低,气温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花开较晚,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反映的是平原和山地的气温差异,A不符合题意;
B、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故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B符合题意;
C、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虽然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C不符合题意;
D、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应是海陆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C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地形因素主要是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下降,一般是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解答】题中主要描述了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因素,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解答】哈尔滨和广州地处不同的纬度,所以其气候的不同是纬度因素导致的;
故答案为:A。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新疆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北京距离海洋较近,夏季能够受到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较湿润。
故答案为:C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气候一般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的天气状态的综合表现,天气与气候之区别在于,天气是代表一个较短时间,而气候是代表一个较长的时间。
【解答】A、昨夜西风凋碧树,这里的昨夜指的是昨天夜里,那么就是属于天气,因为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冬暖夏凉指的是冬季和夏季,因此属于气候用语, 因为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B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指的是当天夜里听到了风雨,这是属于天气,C不符合题意。
D、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指的是看到当天的云彩一阵阵,属于天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3.【答案】 快;乙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热量相同时,沙石升温快于水;夜晚时,陆地降温更快,低于海洋表面的温度,海洋表面的气体向上移动,从高空流向海洋,陆地的气体流向海面,即乙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快;乙。
三、解答题
14.【答案】 答: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
【解答】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海南岛长夏无冬,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大,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
故答案为: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